- 主题:我最近痴迷于看近现代史
我推荐我自己读过的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剑桥中国晚清史》
《剑桥中华民国史》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看完绝对会让你耳目一新。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代大概就是最近一百五十年以来的阶段,不过没咋看正史,大部分是野史,视频,人物传记,谁给我推荐几本正史?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FROM 61.143.48.*
因为这三本(6册)都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中的。
主编费正清,本人十分崇拜的汉学家。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谢谢
: 我有个小问题,怎么三本都是带剑桥二字的?
: 我推荐我自己读过的
: ...................
--
FROM 61.143.48.*
嗯呐,他还是个语言天才,6个月掌握一门外语。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我也很信任费先生的书
: 因为这三本(6册)都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中的。
: 主编费正清,本人十分崇拜的汉学家。
: ...................
--
FROM 61.143.48.*
不能光抛出结论,说说是学术垃圾的证据。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剑桥中国史基本可以说是学术垃圾,简单的事实都搞不清楚
:
--
FROM 61.143.48.*
那岂不是要露脸,这可不行。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也都学老王
: 讲讲视频吧
:
: ...................
--
FROM 61.143.48.*
这些轶事我不知道。
黄仁宇也非常厉害,我大学的时候读他的《万历十五年》,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写,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皇帝也有烦恼。
另外,他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也是非常好的,让我对通货紧缩有了新的理解。
【 在 addad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开始还真以为他是个中国人,真丢人。
: 再后来了解的就是 他对 在中国一度封神的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个研究不感冒,让黄丢了教职的事情。
--
FROM 61.143.48.*
我试着解释一下。
明朝张居正有一个赋税一条鞭改革,将之前用实物缴纳的税和用实际劳动付的徭役,全部换成银两支付。这个改革,使得纳税者对货币的需求一下子增大了很多,而金属通货是无法短时间内像印钞那样快速增加供应的。
货币的供给恒定,而需求增加,货币的价格自然也就增加了,相对应的是商品的价格降低。这就产生了通货紧缩。而且这个情况在每年两次纳税的时候会变得非常严重。农民在这个时候急需白银交税,而其他时候他们对白银并没有需求。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没看过
: 怎么理解通缩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DM00」
--
FROM 61.143.48.*
续上
可以通过明朝的例子来看为什么其他国家放弃金属本位货币
还是以通货的需求和供给来看。当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经济的流通就导致了对通货的需求快速提高。金属通货,一般是金或者银,供给增加十分有限。发现美洲新大陆时,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很多白银,南美的白银和日本的白银带来了明朝和清朝的银本位。
在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早期,新大陆(主要是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以黄金为对价发行的美钞也没跟上,导致了通货紧缩。
二战后美国放弃了金本位(35美元一盎司黄金),是明智且不得已的做法,世界经济发展太快了,黄金远远不够用。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没看过
: 怎么理解通缩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DM00」
--
FROM 61.143.48.*
你这是出题考我吗,娜教授?
我还当真给你解释了一番,还写了美国通货紧缩。。。。
感觉被你玩弄了。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算啥新知识
: 货币数量论很清晰了
: 美国金本位时期也通缩不少年
: ...................
--
FROM 61.143.48.*
你的问题是“如何理解通缩”?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
: 我是对你说的明朝货币体系和财政感兴趣
: 了解下
: ...................
--
FROM 61.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