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关于穷养富养我说两个有趣的例子
我觉得所谓穷养富养都是一些花哨的概念而已。
各家根据自己经济实力,量力而行就完了。
--
FROM 161.207.4.*
按照我的家庭条件的话,我算是被富养的,我被我妈洗脑了还。我妈从小一直灌输我,我们家的女儿不爱打扮花钱,只爱学习,害得我从小以爱学习不花钱不打扮为荣。
我一直不知道我家里穷,我上大学那一年,我姐夫说你上了大学了就成年了,应该自己养活自己,我的家人都表示同意。正好那时候还开始大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于是我带着500块到了北京。依靠助学贷款自己做家教养活自己。过个寒暑假还给姐姐带化妆品回去。我一直觉得是我滴父母家人对我的考验。
哎哎哎。
我记得小学时候有一个同学说上不起学,不上了,当时一个学期60块钱学费,我妈给我100块让我交学费,我到老师那里交完学费,跟老师说,老师40不用找了,我帮同学垫学费,其他同学每人帮他出5毛一块她就可以上学了。
我老师说你没问你父母呢,即使你问了你父母,你同意了,别人的父母不见的同意。但是我执意不要,回去跟我妈妈说,我妈妈一惊,但没说我,说:别告诉你爸,你爸小气。
后来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同学还是不上学,我老师直接把钱给我妈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富养,电视上看来的,女孩家里条件很好,高知家庭,小时候要什么给什么,鼓励式教育。但到小高后先是学习不灵,然后备受打击,去了一个普校交了一些朋友,开始各种作。家长看高考够呛,就想送到国外,然后到国外后染上毒瘾。。。
:
: 一个朋友家的例子,干部家庭,估计是老爷子教育要不忘本艰苦奋斗啥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小白菜的iPhone」
--
FROM 61.48.47.*
厉害了小白菜
又自立有善良
【 在 xaiobaicai (xaioba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我的家庭条件的话,我算是被富养的,我被我妈洗脑了还。我妈从小一直灌输我,我们家的女儿不爱打扮花钱,只爱学习,害得我从小以爱学习不花钱不打扮为荣。
: 我一直不知道我家里穷,我上大学那一年,我姐夫说你上了大学了就成年了,应该自己养活自己,我的家人都表示同意。正好那时候还开始大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于是我带着500块到了北京。依靠助学贷款自己做家教养活自己。过个寒暑假还给姐姐带化妆品回去。我一直觉得是我
: 哎哎哎。
: ...................
--
FROM 117.119.67.*
感觉这两个例子都有一个通病
家长一副高高在上
左右一切的样子
真的深入下去了吗?
一些尊重和自由度
陪孩子一起做事情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富养,电视上看来的,女孩家里条件很好,高知家庭,小时候要什么给什么,鼓励式教育。但到小高后先是学习不灵,然后备受打击,去了一个普校交了一些朋友,开始各种作。家长看高考够呛,就想送到国外,然后到国外后染上毒瘾。。。
: 一个朋友家的例子,干部家庭,估计是老爷子教育要不忘本艰苦奋斗啥的,就给孩子设计了吃忆苦饭这个制度,锻炼孩子,一家子别人鱼呀肉的,孩子吃糠咽菜,估计新旧对比太强烈,搞得孩子很逆反,家庭关系很紧张
: 上述两个例子我以为都是脱离了现实的乌托邦实验,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哈哈
--
修改:junesilly FROM 221.222.21.*
FROM 221.222.21.*
我大学时也做过家教,也是从那开始我发现我教书、演讲啥的还挺有天赋的,教过的小朋友都比较喜欢我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xaioba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我的家庭条件的话,我算是被富养的,我被我妈洗脑了还。我妈从小一直灌输我,我们家的女儿不爱打扮花钱,只爱学习,害得我从小以爱学习不花钱不打扮为荣。
: 我一直不知道我家里穷,我上大学那一年,我姐夫说你上了大学了就成年了,应该自己养活自己,我的家人都表示同意。正好那时候还开始大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于是我带着500块到了北京。依靠助学贷款自己做家教养活自己。过个寒暑假还给姐姐带化妆品回去。我一直觉得是我滴父母家人对我的考验。
: 哎哎哎。
: 我记得小学时候有一个同学说上不起学,不上了,当时一个学期60块钱学费,我妈给我100块让我交学费,我到老师那里交完学费,跟老师说,老师40不用找了,我帮同学垫学费,其他同学每人帮他出5毛一块她就可以上学了。
: 我老师说你没问你父母呢,即使你问了你父母,你同意了,别人的父母不见的同意。但是我执意不要,回去跟我妈妈说,我妈妈一惊,但没说我,说:别告诉你爸,你爸小气。
: 后来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同学还是不上学,我老师直接把钱给我妈了。
--
FROM 103.107.216.*
这两种都极端了点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富养,电视上看来的,女孩家里条件很好,高知家庭,小时候要什么给什么,鼓励式教育。但到小高后先是学习不灵,然后备受打击,去了一个普校交了一些朋友,开始各种作。家长看高考够呛,就想送到国外,然后到国外后染上毒瘾。。。
: 一个朋友家的例子,干部家庭,估计是老爷子教育要不忘本艰苦奋斗啥的,就给孩子设计了吃忆苦饭这个制度,锻炼孩子,一家子别人鱼呀肉的,孩子吃糠咽菜,估计新旧对比太强烈,搞得孩子很逆反,家庭关系很紧张
: 上述两个例子我以为都是脱离了现实的乌托邦实验,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哈哈
--
FROM 223.104.39.*
我也这么认为,孩子越小的时候越需要家长陪伴,这样长大后才能有比较好的亲子关系。关系好有的时候说得话才能听进去
【 在 phari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吧。和孩子一起成长,不管穷富,孩子不会长太偏,除非这个父母就偏。
--
FROM 123.119.181.*
家长如果没有国外生活经验,加上视野比较窄的话,不一定了解和意识到这种情况。另外,这些事情也是这些年发生了一些例子以后,大众才了解的
【 在 bigsilly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家长
: 国外初中生都吸大麻了
: 让跟大混混玩啊
: ...................
--
FROM 123.119.181.*
成功的例子比失败的要少。。。
【 在 ingen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是无知,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 二是脑残,不懂孩子心理,也不会换位思考。就算学了点知识也就是理解了个皮毛。
: 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真是可怜。
: ...................
--
FROM 123.119.181.*
我觉得主要看孩子的基因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富养,电视上看来的,女孩家里条件很好,高知家庭,小时候要什么给什么,鼓励式教育。但到小高后先是学习不灵,然后备受打击,去了一个普校交了一些朋友,开始各种作。家长看高考够呛,就想送到国外,然后到国外后染上毒瘾。。。
: 一个朋友家的例子,干部家庭,估计是老爷子教育要不忘本艰苦奋斗啥的,就给孩子设计了吃忆苦饭这个制度,锻炼孩子,一家子别人鱼呀肉的,孩子吃糠咽菜,估计新旧对比太强烈,搞得孩子很逆反,家庭关系很紧张
: 上述两个例子我以为都是脱离了现实的乌托邦实验,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哈哈
--
FROM 111.16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