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活的更难
多些时间带孩子做室外群体运动或者爬山郊游逛公园,这个至少可以保证孩子们不容易抑郁,还能帮着孩子打下一个好的身体基础。学习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少管点,将来的事谁说的准,性格好身体好一般都能混的不错,学习好还真就不一定。
--
修改:pharisee FROM 114.247.89.*
FROM 114.247.89.*
支持你。
我主要是动手能力不行,不太会洗空调,否则我也带孩子历练历练,早点参加劳动,体验生活的不易。
安逸的生活肯定对孩子成长不利,不经历点大风大浪,后面碰点困难就容易趴窝。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
: 他妈妈焦虑要死
:
: ...................
--
FROM 114.247.89.*
不同意
这要看所谓物质的区间在哪里。
在生存线以下的孩子的确和任何时代能吃饱的孩子都没法比,这是物质决定的,没错。
但如果在已满足吃饱穿暖的条件下,物质多了可能会出现导致相反情况。比如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和我们的下一代比,我觉得我的下一代童年不如我小时候,差远了,即便是吃的种类更多,穿的品牌也更高级,能玩上国内国外的迪士尼环球。
小时候过年能高兴半天,换个新衣服,多吃几顿大菜和饺子,都觉着幸福不行。放了学在校园里撒丫子跑,踢球打篮球不到天黑不回家,周末自己约几个小伙伴就去上山摘果子上水沟里玩,天天乐此不疲。现在的孩子你带他去高级饭店,他都兴趣索然。去趟迪士尼也就那么回事可能不如沙发上打游戏爽。快乐的阈值随着物质的丰富变得越来越高,最后只能在虚拟世界能找到激发多巴胺的兴奋点,总体上非常单调无聊。当然,这也可能和父母的眼界兴趣和可支配时间有关系,不太会玩,找不到有趣的项目,城市太大等等。所以绝大部分家长都把孩子扔给兴趣班找专业的人去带,孩子们都是被动的参与,自发组织的活动非常有限,这样能带来的幸福感基本没有。拔尖的或许还有点鲜花掌声,多数分母可能还增加痛苦指数也说不定。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顶着锅盖说一句:
: 我不是太同意这个看法。。。
: 物质从来都不是衡量幸福的全部,但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
: ...................
--
FROM 114.247.89.*
小学低年级记忆不清,但从5,6年级到高中阶段的很多片段我都记得很清楚。现在想起来也觉着美,那段时间快乐肯定不是因为披上美丽面纱或是有回忆的时光加成所致,如果能再来过,我还是希望再过一次同样的青少年学习生活。不过,有可能出现的是,比较的另一端,也就是我孩子这一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幸福感未必真正符合我观察。也许他们内心快乐的要命,只是我体验不到或者体验不准确。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同意你说的这个物质区间的概念,就是80后门小时候虽不富裕但吃穿用度都没问题
: 但是你下面举出的具体细节我觉得是因为回忆而部分的罩上了快乐的面纱所致,真实状态可能没那么美好
--
FROM 114.247.89.*
有压力有奔头,没压力就空心病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压力的类型和现在不同。比如70后80后的父母大多没有什么财富积累,那么要是成年后养家糊口的话就要通过高考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正式工作,考不上学校的话恐怕只能打零工,自己吃饭都困难。但现在的孩子虽然也有高考的压力,但是我们这一代父母都有些积蓄,不少孩子可以啃老
:
--
FROM 123.1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