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教育的主管是不是都是科盲,毫无科学素养
刚才介绍冬奥会,主持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以前读yue,
现在小学课本标准le,
朱熹标注的读音为”洛”。江西方言,甚至河南方言,快乐都发音快洛。
当然,也许多个读音,似乎都有理由,。那么为什么不标注一下:有多个读音,任何一个都可选???以前非要读yue,现在非要读le.毫无科学精神。
英美很多单词读音不一样,人家考试就不管这个读音问题,人家只有习惯读音。英文从来不说自己读音一定是正确的。
现在语文教学成了文学教学,这帮主管根本不懂科学逻辑,祸害文化。
--
修改:thinksmith FROM 42.236.184.*
FROM 42.236.184.*
【 在 blueufo65432 的大作中提到: 】
: 变了?
现在已经统一读le了
--
FROM 42.236.184.*
【 在 Bulls23 的大作中提到: 】
: ca 感觉完全被教授们耍了
:
没有科学逻辑素养的教授祸害文化。
--
FROM 42.236.184.*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显然不懂拼音
: “乐”在具有形容词或动词性的词素义时,一般读作“lè”,如快乐,乐呵呵,乐善好施,安居乐业等等。而当“乐”在具有名词的词素义时,一般读作“yuè”,例如乐器,音乐,乐师,乐府等等,有时候,也作为姓氏。
: 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显然“乐”字应该读“lè”音,如果读“yuè”的话,代入释义是不通的,除非译成“小伙伴们从远方颠儿颠儿来,不也带着乐器吗”
: .................
知乎贴的:
在我查询的过程中,有资料显示在《洪武正韵》中,乐有“洛”的读音。
这本书是明代编纂的一本官方韵书,大致相当于现在一本规范标准普通话的发音用书。
所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乐”的发音注成“洛”,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再者,现在有些地方有口音将“快乐”说成“快落”,可见,在某些方言中,“乐”读成“洛”是真实存在的发音。
根据上面的种种分析,我发现“乐”的读音并没有定论。
--
FROM 42.236.184.*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显然不懂拼音
: “乐”在具有形容词或动词性的词素义时,一般读作“lè”,如快乐,乐呵呵,乐善好施,安居乐业等等。而当“乐”在具有名词的词素义时,一般读作“yuè”,例如乐器,音乐,乐师,乐府等等,有时候,也作为姓氏。
: 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显然“乐”字应该读“lè”音,如果读“yuè”的话,代入释义是不通的,除非译成“小伙伴们从远方颠儿颠儿来,不也带着乐器吗”
: ................
一下是知乎查的:
在我查询的过程中,有资料显示在《洪武正韵》中,乐有“洛”的读音。
这本书是明代编纂的一本官方韵书,大致相当于现在一本规范标准普通话的发音用书。
所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乐”的发音注成“洛”,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再者,现在有些地方有口音将“快乐”说成“快落”,可见,在某些方言中,“乐”读成“洛”是真实存在的发音。
根据上面的种种分析,我发现“乐”的读音并没有定论。
--
FROM 42.236.184.*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绝大部分家庭不可能奏乐欢迎
孔子经常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作为孔子口中的君子,奏乐,也是基本素养之一啊
--
FROM 42.236.184.*
【 在 blueufo65432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是不是也风吹草低见jian牛羊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好像是的。
所以语文主管部门都是科盲,毫无逻辑与科学精神。祸害中华文化。
--
FROM 42.23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