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看图吧~
※ 修改:·Talker2020 于 Feb 20 17:54:19 2022 修改本文·[FROM: 223.72.74.*]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3.72.74.*]
修改:Talker2020 FROM 223.72.74.*
FROM 223.72.74.*
历史上,男人爱后妇,不管是多么伟大的君王,木有办法的事~
话说赵武灵王的继位者赵惠文王赵何也是个不错的君王,在位期间赵国人才济济,廉颇、蔺相如、赵奢及平原君的众多门客毛遂、公孙龙等…
不行的是他的孙子赵孝成王,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
乐氏出名将!上文我提到的乐羊是乐乘、乐毅先祖~
有人说苏秦是史上最强卧底,一个人倾覆我大齐国,可恶!
【 在 think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武灵王的长子有乐毅,长子与赵武灵王也很像。可惜了。
: 沙丘之后,乐毅逃离赵国,去燕国和苏秦一起干了青史留名的事。
: 要是一个国家,这俩人要么死,要么当愤青,要么是反革命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春秋战国谁能一统天下?为什么是秦国?
当然与1.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2.秦处戎狄包围之中,民风彪悍 3.南占巴蜀等战略眼光 等等等等有关,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是秦国的地理位置——据关中平原并占领武关、函谷关。这两个关隘太重要了,西即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东以淆函古道通伊洛盆地。就像汉初刘邦要选定国都时张良给的建议:“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进而天府之国也。”这地理位置对ZZ、军事尤其重要的宋以前历史太重要了(宋以后国都的经济优势开始凸显),这也是后来的汉唐都定都长安的原因。基本上谁能控制这两个关隘谁就能夺取天下,从这个角度讲,魏国离一统天下是非常近的。
【 在 heropapa 的大作中提到: 】
: 魏、赵都无法完成一统天下,窃以为和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 自古以来,地理对一个民族思想的形成,文化凝聚的难易,都是非常关键的先天因素。
:
: 春秋战国最后为什么是秦一统天下,而不是富庶的楚国,人才辈出的齐国,更不会是内部
: 分裂不休的“晋国”,和秦地处西北苦寒之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4.64.22.*
小学生你要气的我冒泡泡了!
给你看一下当时秦控制的关中平原,四个关隘一守,根本打不进去~
而秦顺着黄河,出武关,就可以打关(函谷关)东六国~
我要滚蛋了!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地理决定论,关键在于商鞅变法,这是定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4.64.22.*
沙丘是个很魔幻的地儿,让后代帝王望而生畏,商纣王、赵武灵王、秦始皇皆命丧于此~
【 在 think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廉颇和赵奢已经小出头了,要是赵武灵王指挥乐毅,赵奢,廉颇,打秦国,真说不定灭了。
:
: 据说当时小头领赵奢廉颇准备去救赵武灵王,可惜他们领导不敢,因为没命令,历史真是偶尔事件点组合。
:
: 赵章身边的田不礼也不是庸才。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4.64.22.*
魏身处四战之地的忧患意识和称霸天下的雄心让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任用吴起整编军队,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重装步兵魏武卒,在战国初期最先走上富国强军之路。
夺取西河。占领武关、函谷关,兵临咸阳城下,令秦国上下惶恐不安,魏文侯这一举动压制秦国八十年,令秦国不能东进半步。“攻城易,守城难”,魏文侯在西河发展文化,请出孔子学生、大儒子夏,成立西河学派,令天下士子云集,也令魏国成为当时天下文化宗主国。
发展邺地,直接在赵国东南发展方向上插一颗钉子,令赵国不能南下、东进…
可以想象,魏文侯并赵、解决后顾之忧后可直接打进关中平原灭秦。
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奈何…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用父亲留下的遗产,征战四方,他没有父亲的战略眼关,战争虽多却每场战争都缺乏战略考量,最终在一场场战争胜利的狂欢中走向深渊!
魏国的灭亡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PS:图都是我从网上找的,第二张的箭头啥的是我画的,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图三基本是赵国最强大的时候…
【 在 heropap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商鞅的说法来讲:“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似乎秦魏是同样强大,同样有机会统一的两个国家。
:
: 但从地理的角度看,三家分晋,魏国受益最大,占了晋国都城,位于运城盆地;北边一点是韩国,位于临汾盆地;再北边一点是赵,位于太原盆地。但实际上的地理分布,这三家的国土犬牙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14.254.3.*
FROM 114.254.3.*
三家分晋时魏以压顶之势控制大部分伊洛盆地,伊洛盆地是四战之地也是膏腴之地,经济发达,汉刘邦也曾想以洛阳为都,唐以长安为都以洛阳为陪都都可见一斑……
【 在 heropap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商鞅的说法来讲:“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似乎秦魏是同样强大,同样有机会统一的两个国家。
:
: 但从地理的角度看,三家分晋,魏国受益最大,占了晋国都城,位于运城盆地;北边一点是韩国,位于临汾盆地;再北边一点是赵,位于太原盆地。但实际上的地理分布,这三家的国土犬牙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14.254.3.*
对,你这个是对的!
哈哈~
熟读春秋战国史啊!
【 在 heropap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呃,还补充一个时间线的历史:秦国迁都咸阳是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建
: 议从雍城迁都至咸阳。此时魏国当家的已经不是魏文侯,而是那个败家子魏惠王了。
:
: 魏文侯的时候,秦国都城在雍城,地处关中盆地的西端,距离魏国相当遥远。春秋时,秦
: 晋就老干仗,那会儿的晋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14.254.3.*
阴晋之战《史记》没有记载,据《吴子》记载,确实是魏武卒5万击败秦全部兵力50万,以少胜多,吴起一战声名天下~
1.那个时候“甲”应该是皮甲,三层也没有多厚…
2.魏武卒是步兵!魏国养5万应该并不难。之后的桂陵之战,庞涓所率魏国一部分兵力就有8万。马陵之战中魏国投入兵力未知,但齐国投入兵力不低于10万…
至于1500斤弓的力量和半天行军百里,我没有概念,可能那时候人比较野蛮?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头像真不错!哈哈哈哈
:
: 正好你在看,我问个魏武卒的问题。
: 百度上引荀子说:
: 魏武卒披3层甲,开1500斤的驽,背五十只弩矢,
: 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
: 半天能走一百多里。而且魏武卒有5万人。
:
: 我没法相信这个记载。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14.254.3.*
FROM 11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