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还是我来解释下啥是“形而上”吧! (转载)
为什么同样的内容要灌两个版呢
形而上学 我们哲学背的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的思维方法
片面的 僵死的 孤立的 机械的 思考方法
其实这个词来自于亚里士多德
可译为元物理学,研究比物理学更深更基础的学问
其实就是哲学啦
讨论的就是 存在 本质 之类的抽象问题
西方哲学史上很长一段时间(19世纪之前) 形而上学就指哲学
后来哲学出现了转向 多了一些新的分支 如知识论 伦理学
这时候 形而上学就变成了哲学的一个分支了
一般认为形而上学是研究being(存在,“是什么”)的学问
(比如说桌子是什么 桌子为什么是桌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些西方哲学家开始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来批评过去的哲学家
海德格尔称西方过去所有的哲学为形而上学
分析哲学家认为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无意义
对于外行来说@ProudEcho
告诉以前指哲学,研究事物本质的
可以启发他“你是什么” “你为什么是你”
也可以跟物理学对比
比如物理学研究力是怎样计算的
但是探究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就是哲学问题了
适可而止吧 别把人弄疯了
【 在 SPQ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SPQR (气吞万里如虎), 信区: Boy
: 标 题: 还是我来解释下啥是“形而上”吧!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8 16:01:22 2022), 站内
: ...................
--
修改:hut FROM 183.212.116.*
FROM 183.212.116.*
版上几个连物理学到底是什么都弄不明白的蠢货
还特别爱谈量子力学
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太好了,先谢谢。
: 比如物理学研究力是怎样计算的
: 但是探究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就是哲学问题了
: ...................
--
FROM 183.212.116.*
对于量子力学
不懂得人比自以为懂得人懂得多
因为他们是负分
我觉得迷信就是把很弱的关联当成因果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情绪立场特别强
就是你说的感性吧
感性越界了
我就是既感性又理性的人
但是我不越界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量子力学”俺也不太懂,咱也不敢问。
: 还有,男孩子确实理性多一些,容易思考背后的事儿;
: 女孩子感性一些,看到点现象,就特别迷信。
: ...................
--
FROM 183.212.116.*
她不是要跟你讲理
她只是跟你宣泄情绪或者表示情感需求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果关系的探求这个很重要,搞不清的话,会出现严重的误判,尤其在家庭生活中。
: 我特别爱分析家庭的伦理关系,感觉有些时候,不能讲道理,听之任之的让她的“因果律”适当被认可,反而等好过一些。
:
--
FROM 183.212.116.*
没事
争执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像我这样
什么都早早明白了
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可惜我到了35岁以后,才明白。
: 要是早明白。。。估计能少好多争执。
:
--
FROM 183.212.116.*
多体验几个女人?
两三个就差不多了吧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
: 要是青年时代能理解多,可以多骗小姑娘。虽然。。。不太道德。
:
--
FROM 183.212.116.*
0到1是质变
1到2也是质变
有么有不甘心啊
想体验一下各种各样的女人迷离扭动的样子?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有一个,未来也就这一个了吧,能力有限。
: 虽然羡慕二十岁的
:
--
FROM 183.212.116.*
这已经到了 形而上 的境界了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才我还说呢。
: “蒙起头来”,用心想象
:
--
FROM 183.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