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试着解密一下天朝的增长模式
先声明:我是外行,很多基本概念不懂或者虽然懂但也是百度来的,没听过老师的亲口讲授。
人的方面,普遍没有彼岸概念,人民群众几乎将此岸的美好(物质)生活当作至高追求,所以吃苦耐劳、勤于劳动致富。实际上中国人自古以来始终有通过劳动创造物质繁荣的传统。这不是某个政权之下的中国人所独有的,而是历史和现实所反映出的普遍规律。历史上,只要政权不大规模折腾(例如战乱或者wg那种折腾),则民间创造的巨大财富就会自发地生长。现实中,横向看华人社会(例如那几个小龙),经济没有差的。
后发优势方面,70年代末起步时,经济水平已几乎低无可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被长期严重压抑。一旦经济发展的闸口被打开,这些都成为显著的后发优势,个人以为不亚于德日二战战败所导致的后发优势。
外部影响方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模仿、跟随。这可能是很关键的一点。实际上天朝的文化环境,不利于创新的产生。所以,一个开放的外部环境,可以让天朝同时利用内部大量吃苦耐劳、逆来顺受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外部大量自由奔放的创新型头脑,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作为例子,华为的成功基本就是以此为模式——国内大量相对廉价的996开发人员,和海外研究院中高薪聘请的研究人员(华为同一个部门里,例如诺亚研究院,在内地工作的员工和在海外工作的员工,薪资水平和管理模式都有巨大差异),共同铸就了华为的成功。
综上,窃以为没什么理由把这40年的经济腾飞看作一种很特殊(甚至特殊得可以支撑起某些东西的“先进性”)的现象。
--
修改:touareg FROM 117.14.8.*
FROM 117.14.8.*
不折腾是大功一件,全部功劳100分,不折腾之功独占85分
【 在 fade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党也没什么功劳,也就是提供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
FROM 117.14.8.*
你这样不好。
【 在 xbs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第一段,明白了,你就是想要娜老师亲口讲授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 ...................
--
FROM 117.14.8.*
不要什么事情都怪别人。
前三十年,靠苏援建立了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结果到76年“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这是中央的定性。
【 在 jacobson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没啥特别的,只要西方社会不封锁,中国人就能增长,前30年,中国人都是在封锁中渡过的
--
FROM 117.14.8.*
低俗
【 在 lxlxlhlh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不遗余力搏对话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7.14.8.*
呵呵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candyr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有那么简单的,其实中国人最有创造性了,只不过中国人的创造力是不被认可的。
: 最简单的举例就是中国传统的刺绣和传统的手工艺品,包括民间的各种手工艺品,都很富有创造性,然而因为他们没有文化,没有品牌,也没有资本宣传,还因为中国人奉行的谦虚低调,所以中国人的创造力不光不被别人认可,连自己人都不被认可。
: 其实我很讨厌国人评价中国人没有创造力这句话,这是非常没有民族自信的人才会这样说的,其实创造力源于生活,你家孩子学炒菜翻出个新花样来你可能会觉得不过如此,但是国外就会觉得这孩子天赋异禀。。。。。。
: 是国人真不行还是不被鼓励?你们这些评价的人真想过创造力是什么吗?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17.14.8.*
呵呵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candyr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一个高知有这样的想法真是让人失望,而且你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学生还有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不要受你言论影响。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17.12.128.*
呵呵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candyr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一个只会呵呵的教授想必学生们教的也不是考察创造性而是写sci吧,不反省自己把学生教傻了,还批评人不行,你自己都是一个只懂写死板文章的人,何谈教书育人。学生们如果就是你说的没有创造性的水平明显就是你不行。
: 还指责别人不行?你有学习过国外的教授怎么教学生的吗?你知道中外教育出来的创新人才差距这之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说你所谓鼓励的发明创造其实也是看结果的吧?你有专门去打听过偏科天才吗?
: 中国偏科的天才很多都废了,可能高中都上不了。
: 你要是说中国没有创造的土壤,有人才也无人欣赏,我都觉得你看问题还比较现实。你一个教书育人没有努力的人就没有资格抨击这些。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17.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