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真羡慕搞科研的还有心思关心别的
你这种状态是搞不好科研的,创造性思想的产生需要身心比较放松。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jj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会P图误终身
--
FROM 125.36.89.*
有个卢瑟福的故事,真假不知,供参考:
卢瑟福看到实验室里有个年轻人整天都在做实验,就问他:你整天做实验,还有时间思考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验学科都是全世界几个实验室互相竞争 真正创造性的发现也得基于已有的课题
--
FROM 125.36.89.*
再给你讲个故事,真假未知,仅供参考:
Heisenberg:“理论难道不应由观测决定吗”?
Einstein:“不,是理论决定了所能观测到的结果”。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做实验
: 你从哪里观察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125.36.89.*
我只是提供一个视角供你参考,没想跟你辩论。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
: 你是吗?
: 而且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
: ...................
--
FROM 125.36.89.*
对美国的科研模式,我是有部分的保留意见的。你是否注意到,当美国的大科研组织模式,取代欧洲自由探索的古典科学模式,成为世界主流以后,人类科学整体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少了。相对论、量子力学颠覆性的理论框架,都是上个世纪上半叶发展出来。现在的科技发展,依然在吃这两项大突破的红利。但问题是:历史红利总有吃完的时候,新的突破在哪?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没跟你辩论
: 我也是给你提供一个视角
: 美国的经费体系就是NSF,NIH,NASA,DOE等几个体系 大部分用来支持实验学科
: ...................
--
FROM 125.36.89.*
所以说你的思维深度始终停留在受过流行的“通识教育”的中学生的程度。身心之间的关系,认知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远不像你所理解那么肤浅和机械。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蠢的
: “理论决定了所能观测到的结果”说的是没有独立于理论的观察
: 所谓的独立于理论的客观观察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
: ...................
--
FROM 125.36.89.*
你的焦虑状态,不只是你个人的错,跟天朝短期化、功利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关系很大。
我在不同场合建议过改变这种急功近利、浮躁的评价体系,也做过设立基础研究奖金这类事,以鼓励和保护长周期的深入研究。当然,我个人的影响力很有限,无关大局,只是为了心安而已。
不过,既然改变不了大局,更现实的策略是让自己更淡定和坚强一些。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俩也只需要少数人的参与
: 大部分人也没能力做那个
: 大多数人做的工作是更微小的工作
: ...................
--
FROM 125.36.89.*
你说的,随便一本中学政治课本上都有,确实没必要说。
你的思维仅限于这个深度,想个鸡兔同笼或者“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就达到上限了。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笨的竟然没理解我说的
: 算我白说
: 给别人看了
: ...................
--
FROM 125.36.89.*
我对你中学生层次的肤浅思维没兴趣,对你轻浮虚荣的为人更不以为然,所以不要再假装跟我讨论了,这纯属碰瓷儿。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自己无知愚蠢
: 还把别人想的跟你一样无知
: 中学课本与一般人的想法就是观察是客观的 独立于理论与主观的人
: ...................
--
FROM 125.36.89.*
讲真,我觉得你的强烈得扭曲的虚荣和自恋已经是病态了,你就这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崇拜?为了别人的认同和崇拜而活,累不累?
听叔一句话,有病早治,以免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是好意,不用谢。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 装啥装
: 过段时间 有点明白了
: 然后去找一些资料去研究我说的
: 觉得自己明白点了
: 就写一篇“从量子力学看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 鸡贼又市井
--
FROM 125.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