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的网友-文艺男(80岁的幼稚衍生品)
我发现了,兔兔的老公和兔兔一样都是要啥有啥的完美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在 TwoTwo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网友——文艺男》
:
: 在网上认识他的时候,我22,他25。我们经常聊电影、聊音乐,聊得天马行空,两个人来来回回敲几个小时的字。
:
: 每次他看到我头像亮的,就来打个招呼,俩人都有空,就能聊到夜里。线上遇不到,好像我也不会想他。
:
: 聊天那会儿,也没有觉得他很文艺。倒是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莫名的觉得他有些文艺气质。
:
: 第一次见面,他穿着一件皮夹克,修身的长裤,显出笔直修长的腿。立体的五官,眼睛深邃而清澈。他跟我想象中的科学家并不完全一样。
:
: 他给我看他的照片,照片上的他还是长发,快到肩膀那么长,烫过,参见长发木村拓哉。他说:“我认识你前几天还是这个发型来着。”
:
: “那怎么剪短了?”
:
: “导师不让我留了。他说你要记得你是一位科研工作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
: 我想象了一下,他每天在实验室里,摆弄着各种仪器,留着长发,可能还穿着白大褂的样子,觉得这种反差很有趣。科学家怎么就不能长发了,哼,我讨厌导师。
:
: 第一次去他住的地方,比我想象的单身男子住处更文艺。那会儿,他合租了一套房子,离公司有好几站的距离,附近还没有公交地铁。
:
: 我说你租房子,住这么不方便的地方干嘛?他说他喜欢小区周围茂密的树木,整洁安静的环境。
:
: 他的房间有点极简风,整洁,大大的落地窗,可以望到很远。床上铺着淡灰色的床品,看着很柔软。写字台上,床头柜上,都放着很有设计感的台灯。地上立着一把吉他。
:
: 网上聊天的时候,他好像没怎么提过他弹吉他。我说你会弹吗?他拿起来就给我弹了几首, 还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弹得不好,自学的。小时候是拉小提琴的。
:
: 他有一套音响,给我放了很多国内、国外小众的音乐。听了几次,对音质不甚满意,拉着我去了太平洋数码广场,选了一套新的音响。
:
: 一个蒙蒙雨天的工作日,我们去公园骑双人自行车,几公里都看不到一个人。静得能听见雨声。他放了一首“Kiss the Rain”, 俩人慢悠悠的,想,就这么骑下去吧。
:
: 七年后,他32岁。搬家的时候,他把那把吉他给扔了。已经五年没弹了,生活工作带孩子,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弹琴。
:
: 又过了八年,他40岁了。银杏泛黄的时候,是他的生日。我买了一把吉他送给他。他嘴上说不要,拆开来还是很喜欢。调了调音,给我弹了一首“Canon in D”。
:
: 晚上他练琴的时候,我就坐在旁边听得入迷。他穿着毛绒绒的睡衣,抱着吉他的样子认真又可爱,仿佛还是当初那个少年。他看我看得入神,问我:“你想学吉他吗?”
:
: 我想象了一下,他抱着我,手把手教我弹琴的样子,赶紧回答说:“想啊。” 他拿起旁边的一张卡片,递给我说,这有教程。我一看,上面印了个二维码……
:
: 15年就这样过去了,我想了想,虽然没有弹吉他,但他一直有点文艺啊,还是喜欢安静,树木茂密的社区,还是在周五周六晚上一起看两部电影,还是对沿途的风景、建筑和人有美的感知和独到的见解。
:
: 我想,也许“文艺”也不一定是对文学和艺术有多深的造诣吧,它也不应该受限于年龄,也不该被贴上过于感性,多情,而或脆弱的标签。踏实的理工男有自己的审美品味,多一点细腻和浪漫,为什么不呢?
:
: 就这样下去吧,一起,活在当下,保持热&爱。
:
: PS. 这篇跟"Canon in D"也挺配。岁月流淌,有悲有喜,反反复复,而后回归温暖与平静
:
: : ...................
:
: --
:
--
FROM 117.136.41.*
觉得外貌有点英达的影子
故事写的真不错
【 在 Psychn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故事纯属虚构)上大学时在BBS上发过不少无痛呻吟的贴,成功的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文青的人设。一天我发了一篇名为《Canon in D》的帖子,一个网友热情洋溢和我讨论钢琴。没聊几句我发现他是接近专业级别的人,而我是小学五年级就半途而废的人。于是我跟他坦白连五线谱的调号都认不出了。他又转头给我聊上了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60.253.146.*
经典就是经典,非常治愈的一首
有人说过
幸福时你听到忧伤,沉沦时也可以感到希望。
【 在 jun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了一遍曲子
: 好熟悉的旋律
: 特别适合想念一个人
: ...................
--
FROM 75.181.42.*
前面一直克制,最后还是要来点煽情
【 在 bigsilly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得真好
: 我看了好几遍,以下几句,优美动人,我的一个朋友应该就是别人这样的光影
: 岁月就像一条河,无法挽回的青春流淌着隐隐的伤感。我从来都没有跟文艺男生活在一个城市,但他就像一个光影伴随着我从青涩走向成熟。
: ...................
--
FROM 75.181.42.*
确实适合欣赏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看
: 文艺男适合远观
: lz最后中意的是哪种类型的?
: ...................
--
FROM 75.181.42.*
这个文艺男是理工科的PHD。。。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艺男是不是应该对应理工直男
: 然后还有啥 我也不知道...
:
--
FROM 75.181.42.*
美国的历史太短,要说文化底蕴肯定不行
纽约算是一个比较适合文艺青年生活的地方
各种博物馆,剧院都有,也是时尚之都
【 在 bigsilly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了几遍
: 文字和故事都很好
: 说到美国没文化
: ...................
--
FROM 75.181.42.*
没有想到呼应这一层
本来是让他弹肖邦的,结果弹了这首还有点小感动
【 在 Christina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挺贫的,几乎每一句回应楼主的话都贫
: 格调是有的,被贫一带就不文艺了
: 文艺男可以清冷也可以温暖,但是要深沉
: ...................
--
FROM 75.181.42.*
DC国家美术馆确实不错,有莫奈画的人像,他很少画人,基本上就是他第一任老婆画的最多
【 在 ChristinaM 的大作中提到: 】
: DC 的建筑美,博物馆更是北美无出其右,我最怀念的就是DC国家美术馆,里面有大量印象派的藏品,尤其是莫奈的画,去看n次不腻。
: 网络时代,无论人在哪里,精神世界都可以差不太多,比如人在北美大农村也可以很中国。
--
FROM 75.181.42.*
那你可以去橘园,莫奈晚期最高成就在那里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次在百度看到莫奈画的稻草,就把我给看哭了,你现场看应该更震撼吧
--
FROM 75.1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