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宿命与先知——再读《百年孤独》
本迪庆是研究不确定性专家中的专家,望周知。
【 在 seaseasea9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发图片,不知道哪个时敏感词
: [upload=1][/upload]
--
FROM 122.14.229.*
只有人有宿命感,假如一棵树,今天被雷劈中了,无所谓宿命不宿命,因为一直打雷一定有树被劈中,和人一定会死、吸烟喝酒会早点死一样的道理。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百年孤独》里,宿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阿玛兰妲说死神允诺她绣完自己的寿衣,并于寿衣绣完当日死去;乌尔苏拉预感自己将在雨停后死去;甚至整个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都一早就被写在了先知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上,而他们的结局,也正如之前的预言。
: 纵观世界文学名著,关于命运、宿命的描写可谓比比皆是。《圣经·旧约》中预言了救世主的诞生,《圣经·新约·启示录》2/3内容都是神对未来的预言;西方文学作品里频频出现的吉卜赛人(我也是看《百年孤独》才知道原来吉卜赛人还到过美洲);在中国,百经之首的《易经》原本是卜噬之书、预言之书;佛教有预言经典《佛说法灭尽经》;古典思想与艺术的双高峰《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窥见大观园群芳的命运一早就被写在了警幻仙姑的判词中……人类对未来、对命运、对预言、对先知的好奇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那些大作家们更是将这一要素运用的炉火纯青,因为它总是能立马就抓住我们的眼球。(运用的最好的,我个人坚持认为是《百年孤独》和《权力的游戏》)
: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有没有一早就被写好的命运?到底有没有不可更改的宿命?
: ...................
--
FROM 122.14.229.*
从古到今对不确定性的研究主要在两个领域,第一和赌博相关,第二和哲学相关。赌博的这个方向,渐渐演化成概率相关的研究,又分为学院派的概率论这个方向,试图用数学的方法驾驭,到最近又和心理学、行为金融、金融学等等相结合。这是一块,偏重于术,没有触达问题的核心,很多人可笑的认为volatility就是不确定性,可笑至极。
不确定性直接催生了佛教,以及佛教的巅峰禅宗,都是围绕无常也就是不确定性展开,核心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更好的生存和生活。国外的斯多葛也是类似。殊途同归,都是回答这个问题。
从这两个方向再展开,再殊途同归一下,最终抽象成十二个大字,明心见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在 seaseasea9 的大作中提到: 】
:
: 好,分享一下研究成果吧。
: --
:
--
修改:zhuxiaozhu FROM 122.14.241.*
FROM 122.14.241.*
展开太累。上面的十二个大字基本就行了。
背后的原理提一下,宿命感以及人的焦虑都和时间相关,但生活得好不需要时间这个概念,只需要当下。
人的一生的基本单位是当下,无数个当下就是人生,当下没有不确定性和无常。忘记时间这个概念,过去和未来都消失了,就能活得很好。
参见本迪庆的原创大作 ”时间是一种宏观幻觉“
【 在 seaseasea9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续展开哈,比如:如何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更好的生存和生活
: --
--
修改:zhuxiaozhu FROM 122.14.241.*
FROM 122.14.241.*
不要紧,本迪庆现在的理解更加的深刻。正所谓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不纠结。
我们穿行在时间的河流之中,只要我们活着,就不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沉沉浮浮,过去和未来占据着大部分人的思维,纠结于过去并恐惧于未来。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打拳,如果一个拳手永远纠结于过去自己挨的一拳,以及恐惧未来的一拳,那这个拳手注定是个失败。过去挨的一拳,只是存在记忆和思维中;未来的一拳,只是存在于思维和想象中。对现在的我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影响。
认识到这一点,就认识到性空的本质,所谓的Sunyata
过去和未来的一拳,对现在的我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压力,犹如泡沫空花,是庸人自扰,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
上面是禅宗的观点,到最后,因为性空的本质,也就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我们应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能保证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生活。
时间是一种宏观幻觉,之前写的是量子的角度,不过殊途同归,都是一个意思。
【 在 seaseasea9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的“时间是一种宏观幻觉”在哪?本版没搜到,我去拜读下,给个链接哈。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修改:zhuxiaozhu FROM 122.14.241.*
FROM 115.198.205.*
原来是女股神,失敬失敬
【 在 seaseasea9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通俗的理解就是实事求是吧?
: 不敢往佛学那边去琢磨,也不敢往量子上去理解
: ...................
--
FROM 122.14.229.*
既深刻又通俗易懂,佩服我寄己
【 在 zhuxiao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紧,本迪庆现在的理解更加的深刻。正所谓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不纠结。
: 我们穿行在时间的河流之中,只要我们活着,就不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沉沉浮浮,过去和未来占据着大部分人的思维,纠结于过去并恐惧于未来。
: 举个例子,
: ...................
--
FROM 122.14.229.*
怎么说的?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优秀!
: 让我想起《权游》中西利欧教艾莉亚练剑那段~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
--
FROM 122.14.241.*
妙哉妙哉!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意吧: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专注当下。
: 即使是敌人都打到门口了,都要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剑,而不要去想结果…
: 跟你这“明心见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保持“空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 小朱跟大师所见略同哇~妙哉!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
:
--
FROM 122.14.241.*
慢慢看呗,不着急。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小朱我最近二读《中国通史》,读的很慢,惊讶于自己竟然对读过的第一遍毫无印象,惨绝死!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
:
--
FROM 122.1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