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文学的社会性和反社会性-1
前些天本版还在show书架,没赶上趟。。
不过书架上都是别人的知识,都是在消费别人的知识而非创造,没啥好show的,
今天本青就来点创造。
--
修改:zhuxiaozhu FROM 115.198.206.*
FROM 101.68.85.*
本青要用这个框架来分析老王对阿牛吃乌龟的反应,以及贵妇哥,敬请期待。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 点赞点赞
: --
:
--
FROM 36.28.66.*
先re一下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首先看一下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文学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位置。它们的关系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我们都学过,不展开。可以看到,宗教和文学作为一种哲学类别的观念上层建筑,离经济基础是非常远的,因而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影响比较弱。
:
: 其次,你可以百度搜索一个叫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的法国哲学家,他写了一篇文章,《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出了一套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本废废刚百度来的)。理论基本是这样的:
: 观念性上层建筑(包括宗教、教育、家庭、传媒、文化、文学等所有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跟实体性上层建筑一样,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国家机器。比如宗教,他认为不是你相信上帝你才跪下,而是你跪下了你才相信上帝。而你相信上帝,意识形态这台国家机器就开始发挥作用。关于意识形态是如何运作的,里面也有论述,我就不啰嗦了。
:
: 所以,我以为,文学跟社会的关系,就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一样,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这种反作用可能分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也就是你说的社会性、反社会性,张力、引力的关系。
:
: 你这是很有意思的观察,请继续展开~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
: [upload][/upload]
--
FROM 36.24.26.*
举个极端例子,一个人想卖肾,一个想买肾,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买卖发生、两个个体之间发生了交易联系,这是社会性。现在国家不让买卖,这是反社会性。。分别对应张力和引力。国家法律是引力源。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对第二段我有一个疑问,社会性是不是恰恰反“自由意志”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
:
--
FROM 36.24.26.*
我不想不干活,我老爹要我干活,两个节点,我和老爹,产生了张力,这是社会性。
老爹为什么要我干活?因为根据经验,不干活就会饿死,人要勤劳,这个人类创造的观念是引力源。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可是我是这么想的。
: 我们生来即有的“意志”是个人化的、非社会化的,我们想自由的过马路,自由的劳作(想干活就干活不想干活就不干活),不接受社会性的教育,自由的探索世界…
: 人出生后成长的过程恰恰是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被训练成社会的一颗螺丝钉,没有被驯化的就会成为彻头彻尾的loser,这是反“自由意志”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
:
--
FROM 36.24.26.*
在本青所创造的这个分析框架下,小说的文学性表现为人物在张力和引力下的表现,包括挣扎、奋斗、奔溃和坍塌。
卡夫卡笔下的人物,是极大张力导致的奔溃和坍塌;1984的世界,是极大引力导致的崩溃和坍塌。
这种在张力和引力下,人的挣扎、崩溃和坍塌,正是文学性的所在。如果一个人物来顺应,在肉体和情感上都能很好适应这个社会时空,那这样的人物文学性就会差一点。
在本青发明的这个分析框架下,核心是要分析对象的张力和引力分别是什么?如果搞清楚这个本质驱动力,就搞明白了分析对象的反应。来两个具体的例子有没有文学性:1、贵妇哥的奇思妙想, 2、老王对吃乌龟的反应。
1、贵妇哥的奇思妙想:贵妇哥写贺词,受到贵妇A的点赞,贵妇B能看到,并且贵妇哥发现写的贺词里有四字成语,是贵妇B之前视频里说过,贵妇哥苦恼要不要给予贵妇B一定的精神补偿。
这个case中3人之间产生的实际联系很有限,所以在这个3人小时空中,不是张力而是引力,导致了时空的扭曲和动作的变形,也就是存在一个引力源,扭曲了贵妇哥的时空,导致他认为在这个时空中有补偿贵妇B的必要,这让贵妇哥很焦虑。
这个case的文学性在于,这个引力源只扭曲了贵妇哥一个人的时空。
这个引力源是什么?是什么创造的?这恐怕只有贵妇哥自己才知道,不做深入分析。
2、老王对阿牛吃乌龟的反应
且听下回分解。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期待期待
:
: 哈哈哈哈
: --
:
--
FROM 36.24.26.*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怎么删了?还没来得及看。
: --
:
--
FROM 115.198.206.*
嗯嗯,不过引力源也有很多种,不局限1984这种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卡夫卡和1984的例子举得好,
: 易懂。
: 我应该基本明白了。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
FROM 36.21.228.*
观察仔细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样塑造的人物确实张力十足!
: 好的人物塑造确实非常需要这种张力。
: 这种张力也可以理解为“个人意志”和”社会意志“的冲突。比如卡夫卡笔下的人物,格里高尔·萨姆沙肯定是也想“诗与远方”的,但“社会意志”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做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家人的一个工具人……“个人意志”在”社会意志“面前被撞的希碎,然后,他崩溃了。
: 再比如,据本青观察,《权力的游戏》中,那些按照“社会身份”(比如王子、公主身份)act as they should be的,基本都被乔治马丁咔嚓了。而那些act as they want to be的,马丁往往给他们安排了不错的结局~
:
: --
--
FROM 36.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