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跑去打卡了三星堆
巧了,我也刚看了这个,大禹王,首戴钩钤
【 在 innisfreer (思无邪|-_-||) 的大作中提到: 】
: 乌泱泱到处都是人
: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39.144.21.*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Bull/2432419/394/middle)
多啊,不过,暑假哪儿哪儿都人多,三星堆限流做的挺好,想看的都可以看得到,也不用等。那个黄金的四只环绕的鸟好像没展出来,据说很小。我看那个树特别震撼,电视上没感觉,现场的确高大
【 在 innisfreer (思无邪|-_-||)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我都没仔细看这个的名称
: 就是觉得挺有特色的
: 你去的时候人多不多?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39.144.21.*
这个说起来有点远。需要先了解一下青铜器“异常铅” 的问题、来源、脉络。
【 在 klbs (困了便睡)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会在这么蛮荒的地方有这么高级的文明呢,按说至少应该在黄河流域的
: 【 在 innisfr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
: : 下面就可以直接生火在上面煮了
--
FROM 39.149.17.*
倾向不是。但不是的话政治不正确。
除了异常铅问题,三星堆没有文字,器物掩埋杂乱,没有规制,看起来很仓促,人为毁坏的痕迹。
【 在 klbs (困了便睡)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四川可能本来就是原产地吧
: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说起来有点远。需要先了解一下青铜器“异常铅” 的问题、来源、脉络。
: : --
--
FROM 39.144.21.*
考古地层清晰的。这回我注意到三星堆的官方用词是“祭祀坑”,这样命名其实很无奈。
【 在 klbs (困了便睡)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不是墓葬的问题吧,类似于楼兰那样,算是地质沉没,那个时代的文字一般是不是也只能在帝王墓葬里才可能保留下来。
: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倾向不是。但不是的话政治不正确。
: : 除了异常铅问题,三星堆没有文字,器物掩埋杂乱,没有规制,看起来很仓促,人为毁坏的痕迹。
--
FROM 39.144.21.*
不是,坑完好的,地层清晰
【 在 anyone111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震震的?
: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倾向不是。但不是的话政治不正确。
: : 除了异常铅问题,三星堆没有文字,器物掩埋杂乱,没有规制,看起来很仓促,人为毁坏的痕迹。
--
FROM 39.144.21.*
成都平原,倒不担心泥石流。这个地方不错,德阳和成都之间,发掘现场披露的信息太少了,很多器物坑的照片都是以前流传出来的。各路奇人根据这些信息有非常脑洞的理论,可以当作灌水看着玩。总之就是现场青铜器多的不像话,值得一看
【 在 klbs (困了便睡) 的大作中提到: 】
: 依你之见呢,泥石流坑?
: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考古地层清晰的。这回我注意到三星堆的官方用词是“祭祀坑”,这样命名其实很无奈。
:
--
FROM 39.144.21.*
遗址和东西都是真实的,我倾向是古人的一支从某个地方带过来到这里,因为某些突发原因不得已掩埋 。
【 在 klbs (困了便睡)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了,你想说青铜器是别的地方凑到一起来捧场子的吧,这点我也觉得很诧异,帝王坑都难以一次性挖掘这么好这么多的青铜器,连陶器都好精致。
:
: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成都平原,倒不担心泥石流。这个地方不错,德阳和成都之间,发掘现场披露的信息太少了,很多器物坑的照片都是以前流传出来的。各路奇人根据这些信息有非常脑洞的理论,可以当作灌水看着玩。总之就是现场青铜器多的不像话,值得一看
--
FROM 39.1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