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猪装备的一些精神分析
小猪经常晒他的一些装备
比如抽烟的装备
茶具
核桃与手串
然后深深的浸淫其中,乐此不疲。
我早就观察到了这一点
今天我想要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不知小猪是否同意
--
FROM 58.218.168.*
绝对不是往变态方向分析
你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人
经历了童年的很多苦难才走到今天,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我再怎么具有批判性,也干不出把你往变态方向分析
我不觉着你变态,相反我觉着你非常强大
【 在 beyond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析吧分析吧。没事。
: 你就把我往变态的方向分析分析,让我看看我是怎样的。哈哈哈哈。
--
FROM 58.218.168.*
我已经获得了小猪的首肯
如果其他人有意见可以及时提出来
否则我就要开始动手了。
我一动手,那是八匹马车也无法拉我回来的。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猪经常晒他的一些装备
: 比如抽烟的装备
: 茶具
: ...................
--
FROM 58.218.168.*
在分析之前
我要先给大家普及一些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我试着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来说这件事
self object,自体客体是心理上体验到的一种与他人的关系模式
也就是说我们人,需要外部提供一个人或者一个功能,并且从这个人或者这个功能中满足自己。
这种满足包括支持、确认和满足
但是自体客体不是指的这个人或者这个功能,因为这个人他是非常复杂的,功能或许也是复杂的,他们可以提供的内容范围是超过这个人的需要的。
所以自体客体是特指的需要的那个部分
所以自体客体更加强调的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里面就是他们需要的那个部分,这些部分来自于他人或者外部的某个功能。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需要大家牢记两点:关系体验,外部的人与功能。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已经获得了小猪的首肯
: 如果其他人有意见可以及时提出来
: 否则我就要开始动手了。
: ...................
--
FROM 58.218.168.*
我在多个主题之下并行发帖
还需要一些时间
【 在 beyond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大家的回复,很多版友都想知道小猪是何许人物。石总麻溜地出分析报告吧。哈哈哈哈。
--
FROM 58.218.168.*
当然我也有另外一些安排
我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你们消化理解自体客体的概念
以及我们人为啥对这些东西极其渴望,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活下去
那个关于自我客体的例子你们熟读明白了吗?
【 在 liangf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小猪安排到最高优先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FROM 58.218.168.*
我且相信大家对于自体客体的概念已经理解清楚了
包括我举的那个例子
下面开展解析
我们说自体客体,这种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功能
小猪的生活是非常简单的,他可能每天和同事打交道,没有一个人的形式的自体客体满足他的需要,记住,这里的自体客体需要大家千万不要错误的理解为兴关系,否则就完蛋了,当然兴关系也是一种自体客体
但是小猪的自体客体是有需要的,他需要支持,确认与满足
那些茶具,那些烟具,那些手串其实提供了这种功能。
【 在 beyond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大家的回复,很多版友都想知道小猪是何许人物。石总麻溜地出分析报告吧。哈哈哈哈。
--
FROM 58.218.168.*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好事
因为这种关系维护起来简单,而且也能体验到自体客体
成本低廉,好维护
但是。。。
这种功能的满足属于浮表的满足
那些茶具烟具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纬度也是非常有限的
小猪的自体客体有更多的需要
看上去这些茶具烟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猪的自体客体需要
但是这也阻止了小猪探索更多,比如以人这种形式存在的自体客体需要。
但是如果我们切断小猪的这种自体客体需要,逼着他去探索更多的自体客体?
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行为呢?
这是课后题,大家可以思考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且相信大家对于自体客体的概念已经理解清楚了
: 包括我举的那个例子
: 下面开展解析
: ...................
--
FROM 58.218.168.*
另外我再说一嘴关于抑郁症
抑郁症绝大多数都是这种自体客体的丧失
外部已经没有这个人或者这个功能来给到当事人一种确认,肯定,满足的需要。
有些人说我家里有抑郁症,我们可照顾他了,什么事情都以他为先
你不能这样说我们没有给到他确认,肯定。
这个问题就很有些复杂性了。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好事
: 因为这种关系维护起来简单,而且也能体验到自体客体
: ...................
--
FROM 58.218.168.*
这个问题的回答要回到自体客体的定义那里
就像马萨的疑惑一样
辅导孩子功课解决他的考试失利,是不是一种自体客体满足?
并不是
所以我们家人以为的支撑,在抑郁症患者那里可能并不被理解为一种他们需要的确认,肯定与满足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别以为家人对抑郁症百依百顺,各种讨好,抑郁症患者就会领情
你如果没有切中他的需要,你怎么做都是无效行为。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我再说一嘴关于抑郁症
: 抑郁症绝大多数都是这种自体客体的丧失
: 外部已经没有这个人或者这个功能来给到当事人一种确认,肯定,满足的需要。
: ...................
--
FROM 58.2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