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对这种重刑犯,感觉连坐是有道理的
特别可怕
同意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这种变态,动不动伤害无辜的人
: 如果严重到危害其他人生命了
: 这些人的孩子没有工作,吃苦感觉都是应该的
: 珠海这人也是丧心病狂
: 今天抽空看了会白银案
: 说那人两个儿子都很出息,学习好工作好
: 他杀了那么多女孩...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现在的考公、法务这类的都受限制,还是有道理的
因为亲属有这样的人,个人经历和认识会受到影响
就容易产生一些不同于一般人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过于同情或过于极端憎恨
而且这条连坐确实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
这社会生存的道路千万条,又不是不当gongpu就活不了
起码当医生护士没人拦着吧
【 在 fat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越说越有鼻子有眼了
: 罪犯的子女已经受到社会歧视了,他们也是罪犯犯罪的受害人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不能一概而论
犯罪种类很多,动机也很多
相信绝大多数人即使犯罪后也会顾念到父母子女的
更别说很多冲动犯罪的
有很多人会说:我要不是想到父母孩子我就怎样怎样的
所以这个连坐制确实有震慑作用
而且gongpu是参与规则制定的
一个决策会影响一大片
所以这种岗位不用,真不觉得有问题
【 在 lxlxlhlh 的大作中提到: 】
: 极端犯罪者一般有人格缺陷
: 思维方式不同于常人
: 他连自己和别人的生命都不当回事
: 您觉得他会考虑后代的前途?
: 封建时代连坐,主要为了防止家族报复,斩草除根,现在家族的基础都没有了
: 血统论不可取
: 亲属也不知...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子女之于父母跟学生之于老师
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这种血亲的关系不可与其他同日而语
因为人通常愿意为此关系付出的极端代价不一样
比如所有财产、精力、生命
【 在 fat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子女连坐可以震慑父母犯罪。那学生连坐是不是也可以震慑老师犯罪
: 这种连坐逻辑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在乎子女的人一般不犯罪,犯罪的人你让子女连坐也震慑不到他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说明没有断其生存空间的意思
所有的事情都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和程度
不执行不对,过度执行甚至扭曲执行更是别有用心的不对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对ta的认知产生巨大影响
进而对ta在生活工作中的决策产生影响
如果他不成为规则制定者
那么ta影响的范围就会比较小
犯罪者子女可以从事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工作
从另一个方面说也并没有断人活路吧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不住推敲。如果心理有问题不适合当gongpu,那么当医生护士就适合?当饭店服务员和外卖员就适合?
: 最后你们会不会觉得只有把你们眼中的问题人群隔绝于社会才真正能让你们放心?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查一下“超雄”
真的有的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是不是该给新生儿做基因普测,然后人道毁灭那些有“犯罪基因”的孩子。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那你的意思是?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界定出“合理限制”范围。某类人员的子女不能做窗口部门的基层办事员,却可以做关乎人命的医生或者公交司机,我觉得就不合理。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我并没有血统论
是震慑
以及基于认知情绪偏差的工作选择
国外企业都有背景调查、无犯罪记录的要求
咱们只是个别职业不让进咋就不对了
【 在 lxlxlhl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样讲的都是还有理智的人
: 犯罪不管预谋、冲动还是精神问题
: 都不管后果
: 谁做的事谁担
: 任何个体都是独立的
: 连坐不是现代思维
: 政审受限本身也是有争议的
: 不能假定老子英雄儿好汉
: 老子狗熊儿混D
: 革M者都背叛...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还有很多人认为应该废除死刑呢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不该连坐子女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
35条性命,多少个家庭
里面是不是还有年轻人或者孩子?
而且是在没有人违反规则的本应安全的环境下发生的
还有43名受伤的
你知道一个车祸骨盆碎裂可能涉及多少个科室的手术吗?会给当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吗?
可以说我们比较容易共情
但我们的共情只能到受伤害的人群
对行凶者很难
严峻刑法绝对不是安慰,刑法本来就是条红线
震慑作用是巨大的
我不主张过度严峻,也不主张圣母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俩一个医生一个教授,但都主张连坐。分析一下的话,是否因为女性缺乏安全感,觉得严刑峻法是一种心理安慰?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