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某妹与《哈利·波特》
我感觉第三人称与书信体红楼梦用过
开篇"真事隐"那边就第三人称
书信体就是幻境中的红楼十二曲,以及葬花吟等
就那个高级的第三人称非限定间接引用不知道是什么?
还是很羡慕一本书反复读的乐趣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众所周知,某妹看过4遍《哈利·波特》,从第一遍的看情节,第二遍看故事世界、场景、对白、象征、人物,第三遍看主题、结构,第四遍看写作手法…每一遍都有不同的发现!
: 举两个小例子吧。
: 1.《哈利·波特》会浅显易懂告诉你什么叫结构
: ...................
--
FROM 111.55.147.*
如此说来,四大名著全是第三人称了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梦》通篇第三人称;
: “真事隐”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葬花吟》是直接引语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11.55.147.*
补救措施是什么?
想想好像我读过的国内外名著都是
英语写作应该还有一个时态的选择
用过去时和现在时可能有一点差异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第三人称适合宏大的叙事,因为给人没有叙述人,所以没有特定的人知道结局之感,好处很多。
: 但第三人称叙事也有第三人称的缺点,比如给人感觉缺乏真实感,于是产生了很多补救措施,比如混用,比如非限定间接引语…
: ...................
--
FROM 111.55.147.*
我有个同学也给百年孤独很高的评价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百年孤独》吗?
: 伟大的小说都有结构,《百年孤独》最牛B的就是它的结构,但是普通读者很难读出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
: 这个补救措施是通过一个小结构实现的,有点复杂,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
: ...................
--
FROM 111.5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