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让适合的孩子走适合的路
美国基础教育有“分流”的特点
普通班:以“快乐教育”为主,强调全面素质发展,基础学业要求不高,小学阶段基本不追求难度;
天才班(Gifted Program):从小学阶段通过智力测评、认知能力测试挑选学生,分出Gifted & Talented Program,走“拔高路线”,但一般不等于国内的“竞赛班”那种极限训练,更像是兴趣探索+加速学习;
竞赛(Academic competitions):其实在美国是极少数孩子的选择,更多是自愿,家长和学生有强烈动力的个别群体在玩,比如奥数、美术竞赛、Spelling Bee等,不强求普及;
早分流逻辑:美国整体教育理念里有个潜台词:“大部分人将来不搞学术”,更多人追求实用技能或快乐人生,学术精英很早被筛选出来,剩下的孩子走不同的人生路径没啥羞耻感。
一句话总结:“让适合的孩子走适合的路。”
--
FROM 52.195.216.*
而且美国这个天才班其实不见的对升大学有大用处
没有国内那么功利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还要努力
: 前段时间发的十大很多高校是技校的帖子
: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 ...................
--
FROM 52.195.216.*
你当美国是欧州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盲目跟风没啥意义,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力度都不一样,美国人没工作也饿不死,生在有钱人家当然可以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反正人家怎么样都是嘻哈一辈子,中国人不好好读书就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是真的会饿死病死的。
--
FROM 52.195.216.*
也不是说比国内强
就是另一个思路,
其实国内也有国内的好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比国内还是强不少的
--
FROM 52.195.216.*
可能是卷的太厉害,有的家长也走有另一种极端心里哈哈
我发觉人就是这样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没有格局情怀
: 然后对社会没有正确的判断
: 加上焦虑,实用主义
: ...................
--
FROM 52.195.216.*
米国大学招生及其不透明
特别是私立大学,中国好歹有个分数线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没有必要啥都学美国,改也是应该往更好的方向改,比如全国统考,学生也可以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
FROM 52.195.216.*
应该没有那么久吧,在我们下一代身上就能看到啦
你孩子身上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再过二十年
: 也就是四十年
: 大家能明白做事首先就是做事
: ...................
--
FROM 52.195.216.*
你说的对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私立大学本来就很任性的,中国更学不来的,而且很容易学坏。
--
FROM 52.195.216.*
我看到的孩子都很自我哈哈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难
: 他们这一代还在受80后这代父母的控制
: 摆脱控制需要时间
: ...................
--
FROM 52.195.216.*
你说的是什么时候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砍柴拾粪都做过
: 经常在山洪里捞烂渣
: 还怕废水的味道?
: ...................
--
FROM 52.19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