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温拿的一生
要不说迅哥儿NB呢!
真是入木三分啊。
【 在 bigsilly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日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5.71.74.*
陈述事实不叫攻击
另外“为全人类做出卓越贡献” 只是部分人的看法
同为利己主义者,我觉得有生之年都享受不到老杨的贡献,所以老杨对于我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 在 twoeyes (小荷才露尖尖角)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都已经为全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了
: 攻击他精致利己的做了什么?
: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老杨名声不好是个事实,都说他精致利己
--
FROM 123.185.147.*
换成他们
自己不用爱马仕都觉得亏
让我想起袁隆平,袁老在车展看了一眼豪车
就激起民愤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不像那种要求别人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 然后自己享用的人?
: 以前就流行要求科学家之类要安贫乐道,
: ...................
--
FROM 223.104.39.*
既然不展开争论
你为啥要转给我
我的很多言论都是在支持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是转述老杨是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个公认结论
: 不做展开争论
--
FROM 223.104.39.*
同在牢笼的两个人
一个看到了窗外的蓝天白云和广阔的天地
一个看到的是铁窗
能理解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陈述事实不叫攻击
: 另外“为全人类做出卓越贡献” 只是部分人的看法
: 同为利己主义者,我觉得有生之年都享受不到老杨的贡献,所以老杨对于我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OCE-AN10」
--
FROM 223.104.41.*
哈哈,
结果现在还有那么多那样的人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换成他们
: 自己不用爱马仕都觉得亏
: 让我想起袁隆平,袁老在车展看了一眼豪车
: ...................
--
FROM 125.71.74.*
请用具体的生活中的例子举例说明杨振宁的研究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好的,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杨振宁先生的研究是高度抽象和基础的理论物理工作,它并不像发明一个灯泡或一部手机那样直接转化为产品。但是,它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是基石性的,它重塑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知,而这些新认知最终通过其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催生了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技术。
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其根基就建立在他和同时代伟大物理学家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下面我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核心理论:杨-米尔斯理论(Yang-Mills Theory)
这是杨振宁和米尔斯在1954年提出的理论,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外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贡献。简单理解,这个理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数学框架,用来描述自然界中基本粒子之间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强力、弱力、电磁力)。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杨振宁先生发现并设计了一种“万能公式”或“标准语言”(即数学框架),后世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可以用这种语言来精确地描述和计算微观粒子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正是这个“万能公式”,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以下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
例子一:互联网与全球通信网络(依赖半导体和激光器)
o 背后的联系: 杨-米尔斯理论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石。标准模型要求物理规律在某种数学变换下(“规范变换”)保持不变。为了满足这种对称性,理论预言了“希格斯机制”等概念。对这些前沿领域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对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的理解。
o 如何影响生活:
1. 半导体芯片: 现代计算机、手机、路由器的核心是半导体芯片(如CPU、GPU)。制造更小、更强大的芯片需要极其精确的材料技术和工艺,例如离子注入、薄膜沉积等。这些技术依赖于我们对固体中电子行为的深刻理解,而这些理解很大程度上源于基于杨-米尔斯框架的量子场论的研究方法和思想。
2. 光纤通信: 互联网的骨干网是海底光缆,里面传输着激光信号。激光器的发明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对物质和光相互作用的量子级理解。物理学家们用来描述这些相互作用的理论工具,与杨-米尔斯理论所属的量子场论一脉相承。
所以,您此刻能用手机上网、观看在线视频、进行视频通话,这一切的技术基石中,都有杨-米尔斯理论埋下的种子。
例子二:医院里的医学成像(如MRI核磁共振)
o 背后的联系: MRI的原理是探测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强磁场中的行为。其物理核心是“核磁共振”现象。
o 如何影响生活: 对核磁共振现象最精确的描述,需要用到量子电动力学(QED),而QED是第一个成功的“规范场论”。规范场论的思想源头,正是杨-米尔斯理论。 虽然MRI直接用的是QED,但杨-米尔斯理论为所有后来的规范场论(包括QED)提供了蓝图和信心。科学家们意识到,用这种“规范对称”的思路去构建理论是行得通的,并且是正确的方向。没有这个开创性的工作,后续许多关键理论的发展可能会迟缓很多。
因此,当医生通过清晰的无辐射的MRI图像来诊断您的疾病时,这背后有杨-米尔斯理论间接但重要的贡献。
例子三:精准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o 背后的联系: GPS卫星在太空高速飞行,其上的原子钟时间必须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进行修正,否则每天会产生高达10公里的误差。
o 如何影响生活: 相对论是宏观时空的理论,而杨-米尔斯理论是微观粒子的理论。它们看似无关,但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更重要的是,杨振宁先生另一个重大贡献——“宇称不守恒”(这是他获诺奖的工作),深刻地告诉我们,物理规律在“左”和“右”的方向上并不是对称的。 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对称性”的理解,使得整个物理学界更加重视对各种对称性(包括时空对称性)的精确检验。这种对对称性破缺的极致追求,也体现在需要极其精确地处理GPS中的相对论效应上。
您开车时使用的导航软件能精确定位到米级,离不开对物理定律极限精确的应用,而杨振宁的工作是达到这种精确认知的关键一步。
总结
杨振宁的研究就像是为人类文明建造高楼时,埋下的最深、最坚固的地基。你看不到地基的样子,但你享受的所有高楼里的便利(互联网、医疗、导航),都依赖于地基的稳固。
具体影响路径是:
杨-米尔斯理论/宇称不守恒 → 深化了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认知 → 催生了现代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 其思想和方法渗透到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 → 工程师利用新原理和新材料制造出晶体管、激光器、集成电路、核磁共振仪等 → 这些产品最终变成了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脑、手机、互联网、医疗设备。
所以,他的影响并非直接可见,但却无处不在,是支撑我们现代科技生活的隐形骨架。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述事实不叫攻击
: 另外“为全人类做出卓越贡献” 只是部分人的看法
: 同为利己主义者,我觉得有生之年都享受不到老杨的贡献,所以老杨对于我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
FROM 111.0.97.*
一派胡言
【 在 innisfreer (思无邪|-_-||)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用具体的生活中的例子举例说明杨振宁的研究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
: 好的,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杨振宁先生的研究是高度抽象和基础的理论物理工作,它并不像发明一个灯泡或一部手机那样直接转化为产品。但是,它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是基石性的,它重塑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知,而这些新认知最终通过其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催生了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技术。
:
--
FROM 123.185.147.*
懂得越多遗憾越多
自从我意识到终其一生都无法知晓世界本质的时候,对窗外什么样就不是那么感兴趣了
【 在 twoeyes (小荷才露尖尖角)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在牢笼的两个人
: 一个看到了窗外的蓝天白云和广阔的天地
: 一个看到的是铁窗
: 能理解
--
FROM 123.185.147.*
帮你翻译一下:我骄傲我的无知与愚昧。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得越多遗憾越多
: 自从我意识到终其一生都无法知晓世界本质的时候,对窗外什么样就不是那么感兴趣了
--
FROM 12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