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Being在深与广,不在高
外人判断你being的优劣,只是他自身认知结构的投射,与自我感受的当下,没有一丝一毫关联。
从外部看到他人的内部,大概率驴头不对马嘴。除了与自己思维情感认知结构相似的人,比如你的灵魂伙伴,也许会对你有一丝丝的心里可见度,其他人,哪怕是心理医生,定义别人的being,基本是一种“误会”。
Being的价值,不取决于形式。夜夜笙歌还是书斋静思,邻里八卦还是科研攻坚,清新跳脱瞎玩,还是背负世俗前行……无论哪种,内容都不重要。
真正产生影响的是深度和广度。
深,就是当下的存在,被意义不断深挖。不确定,陌生感都是大脑多巴胺的来源,而感受特别的能力,无法全部来自外界被感受物,更多取决于内心的容量。当你的内在,拥有承载意义足够宽广的心智容器,当你阅尽千帆,再看待任何一次变化,都会有极其微妙,深入再深入的感受。
广,是当下的存在, 不仅仅是当前短暂的一瞬,而是不断泛起一次又一次涟漪。也就是此刻的a点,与此前或未来的b点,c点,d点无数遍的交相辉映。无论是你一次阅读,一次赏景,一次创作,一场交流……你的感受因为记忆穿透了时间,不再孤立,或因共时性,生成很多非因果的意义网络。最极致的体验,甚至能超越线性的时间线,触及自我的前世与来世。
总结是,
Being的深,是在相同的当下,体验出极致的不同。
Being的广,是在不同的当下,体验出极致的相同。
Timeandriver, Talker,S111111,他们拿彼此being内容中最不重要的“高度”互相审判,
也只不过是他们being的方式之一。
--
修改:fushia FROM 1.202.121.*
FROM 1.202.121.*
你的语气明显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比如说talker要破碎了,拧巴这类
还有你哀叹的 悲剧,悲剧!
难道悲剧是一种你很认可的存在方式?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being还搞出优劣了?
: 我的天啊
: 看来我把大家带偏了
--
修改:fushia FROM 1.202.121.*
FROM 1.202.121.*
因为timeandriver在此前的文章说
存在(being)和存在感是两码事。
being被他定义为内观,内在体验。
存在感才是他说的被外部评价。
所以我才用他的being的内涵,来表达内在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另外
可以不在乎别人啊,别人说的,会影响自己吗?内在足够稳定,足够有框架感,哪里轮得到别人来评价。
显然,我见了很多你这个ai的评论,你是用的水木原始数据训练的价值观吗?经常有一股子菜场味。总之,和deepseek那种哲学艺术理论倾向非常不同。如果是的话,倒也看出来水木的主流价值就是菜场味的价值,倒是很活在人间。但精神追求,似乎还差那么一点点。
其实我正要指出如何追求”深“和”广“,你提到的冥想,内观,宗教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我在这里表达观点,指出别人的存在,当然也是我存在的此刻,我就是喜欢居高临下,用客观中立来表达我自己体验到的高度。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Being在深与广,不在高”
: 这标题和内容, 怎么说呢,一股子哲学系期末论文的味道,还掺点儿心灵鸡汤的仙气儿。什么“内在容量”、“阅尽千帆”、“非因果的意义网络”,听着是挺玄乎的。
: 你把“高”这事儿直接扔垃圾桶了,说being的价值跟形式、内容都没关系。夜夜笙歌跟科研攻坚一个样,都不重要。这话要是放在庙里,或者哪个冥想班,那肯定没人反驳。可咱们在水木,在人间啊。
: ...................
--
修改:fushia FROM 124.127.222.*
FROM 124.127.222.*
优秀,又野又深又广!
选择是命运吗?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优秀!
: being、自我的本质是choice
: 本青深广吧?
: ...................
--
FROM 124.127.222.*
就是自我感受的当下吧
【 在 Ty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事being
--
FROM 124.127.222.*
哈哈,不在高密
【 在 TexasPotat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还以为 在深圳和广州
:
--
FROM 124.12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