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扫兴的父母……
为啥灌水可以说朴实真切,而不能亲自对孩子这样说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学院要求学生跟贫困山区孩子一对一结对子,
: 娃给山区结对小伙伴,手写了一封信,朴实真切,发到家庭群里……
: 在西藏的娃爸说:这字太丑了啊
: ...................
--
FROM 124.17.26.*
你这答非所问啊,问的是你对孩子的态度,你当时怎么没有评价个朴实真切?
不过按说你孩子都研一了,他结对子帮扶的经济来源是什么,需要你们赞助吗,以及邀请对方来北京玩,需要陪玩陪花销吗?
这封信看了一下,看措辞还是中学生的语气,其实不是朴实不朴实的问题,假如我是研一,且每个月有2000元以上的支配金额的话,我大概会写一个资助计划和额度,以及对他学习方面的规划,需要哪些教辅材料可以代购,以及哪些课外书可以阅读的。现在都是大孩子了,如果对方小朋友收到信了,现在信上的这些信息对他都没有意义啊。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面贴了部分信件内容,
: 打码的是孩子描述自己小时候在安徽待过,也是从山村走出来的,哈哈
:
--
FROM 124.17.26.*
感觉还没有从应试教育作文走向生活,生活中的写信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如何应用落地的问题,在解决现实的问题中缓缓带出感情,遣词造句是带不出感情来的。比如,假如对方是初一,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当时初一的学习辅导材料和课外书啊,然后推荐一下,明知道对方是个穷孩子还邀请对方来北京玩,有点欠缺诚意啊,如果自己确实有能力承担,就写一写承担的办法,路费,住宿费,吃喝游玩费可不是小数,如果觉得麻烦就不要写。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你想的不一样,
: 好像就是学院让给山区孩子写一封信,一个学生写一封
:
--
FROM 124.17.26.*
好歹会告诉每个人写信对象的基本情况吧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我感觉还是应试任务……
: 不过也不晓得学院为何安排这个事儿
:
--
FROM 124.17.26.*
所以这些信也不会真的寄出或落地?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打马赛克的部分是娃介绍自己童年在老家乡镇,后来才从乡镇来到北京,
: 山区里的孩子是什么情况,学校好像没有具体介绍
:
--
FROM 124.17.26.*
没啥实际意义,目测就这一回合的事儿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寄给山区小孩,所以我给小孩的名字打上马赛克了啊
:
--
FROM 124.17.26.*
可以把山区孩子邀请到北京来玩儿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倒是希望他能为山区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 毕竟现在孩子缺少历练机会,缺少家国情怀(我感觉这样容易没有根,容易浮躁),
: 如果能多为需要的人,做点实事,多好啊
: ...................
--
FROM 124.17.26.*
这段话你也可以转给你孩子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寄一些书、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什么的,都阔以,
: 或者给点学费,也行啊
: 单独邀请一个孩子来北京,涉及到衣食住行,还有各种安全问题,这个可不敢造次…
: ...................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