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着解释一下。
明朝张居正有一个赋税一条鞭改革,将之前用实物缴纳的税和用实际劳动付的徭役,全部换成银两支付。这个改革,使得纳税者对货币的需求一下子增大了很多,而金属通货是无法短时间内像印钞那样快速增加供应的。
货币的供给恒定,而需求增加,货币的价格自然也就增加了,相对应的是商品的价格降低。这就产生了通货紧缩。而且这个情况在每年两次纳税的时候会变得非常严重。农民在这个时候急需白银交税,而其他时候他们对白银并没有需求。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没看过
: 怎么理解通缩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DM00」
--
FROM 61.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