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的学习很大一部分是为大学铺路的
每一门学科最好的就是能让学生学了知道这是什么、通向这个自然世界或社会发展的那个方向,
再进一步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学了可以知道他想探寻这世界应该用哪些方法,
或在哪些方面大家都还不是很清楚,如果他推开一扇门可能就是星辰大海
这是教育应体现最高级的部分,可以少,不能缺
而这就是在于小学、中学、大学一步一步基础上来的
离开了这基础,大学的莘莘学子毕业了,他都不知道他这专业的方向和边界在哪,
只是人云亦云的说一些车轱辘的废话
甚至要到社会上工作很久了才知道本专业的瓶颈在哪,可惜又不知道解决的方向可能在哪,因为当初就没学到精髓,甚至当年老师也不知道精髓,教材也不编写精髓部分
那能做的就只有模仿,等人家解出来了,照抄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的精髓 本来就很cheap。喜欢木刻的娃觉得什么模型多么NB,喜欢吸x毒的觉得最后0.01的纯度多么重要,喜欢爱马仕的说某个限量款多么珍贵,和喜欢 科学的精髓 没有差别。Gilbert Strang的线代流行,是因为现在码农多了,大量的坐标变换问题需要人人懂线代,而不是这个事情本身比爱马仕限量款高级。
:
--
修改:yixiaofys FROM 223.72.75.*
FROM 22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