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写的很好
我转载的农民日报那篇文章也超级赞
网上有那么多吹牛的,也没见谁去拿放大镜较真
聚焦一下二舅这些底层小人物,有些人就吹毛求疵,好像二舅必须是圣人才行,要不就是骗子~
【 在 aniugex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刚毕业工作,有一次从京坐火车回家,在对面座位聊天认识一个老乡,下车后互留电话,说在北京有老乡会,有空可以来参加。之后我去参加过一次,在座的有一位年纪较大的地市驻京办联络人,其他人都是年纪很小的,估计刚过18岁的男男女女,从聚餐聊天过程了解到,绝大多数是无学历无背景的与深广的众多厂弟厂妹差不多,有的正在成人自考,有的正在考专升本,有的是在京倒腾一些商品买卖,有的不知道在做啥,总之待在北京。聚会之后说是到一个人住处拿东西,我们都跟着去,住所在某个社区,进门之后发现三居,每个屋子上下铺的群租房。
: 他们的圈子和与版上的各位贵妇土豪们有着天壤之别,当时给我自己想的是他们为什么来北京,前途迷茫,但是他们给我的感觉乐观,积极,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坚强地努力活着。原来除了我之前参加的在京大学的老乡会,还有这个群体的老乡会。
: 我想起我的一个远房亲戚表哥,小学就辍学在家放牛种地,成年去了广州打工,最后回到村子结婚,可结婚婚宴当晚喝农药来不及抢救身亡,我不知道他当时怎么想的,或许他对自己人生彻底绝望。我想他有这样的人生路径,深层次的原因是地区发展落后,经济条件不好,家庭落后的教育观念,他所在的小学在某一个村里,校舍是一个土胚房子,黑板是简易的木板拼凑刷漆做成,一名老师教所有科目,这个小学负责周围几个村子的孩子上学,各村子与校舍相隔远近不同,有的要翻过两座山走2个小时的山路,学生早上很早出发,带着午饭的菜,主食大米需要每周或者每个月提前交给学校,中午老师给学生把米蒸熟,把菜热了让学生解决午餐。相比发达地区小学相比,什么名师辅导,培训班鸡娃根本不可想象,能考出村子的学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是长大成人走外出打工这条路,混不出头必须回村结婚生子,心有不甘吧,我表哥可能属于这一类,而我参加的这老乡会有不少这样的孩子。
: ...................
--
FROM 223.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