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脑子中的那个计算系统,我们的决策中心,我们喜怒哀乐的根源
凡此种种,各种名称,都代表了B
B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看到前面一些同学的反馈,我试着用最简单,用你们知道的概念做一些类比来解释这件事
B是训练出来的
人的主题是“活下去”,当一个人从出生之后,它就穷尽一切办法试图活下去
围绕着这个活字,他就开始了他的训练的旅程
他为了吃,哭闹不堪
但是当他再大一点的时候,他如果为了想要吃糖哭闹不堪,他爸爸妈妈会拒绝他的请求,并且开始灌输一些道理给到他
但是他听不懂那些道理的,但是他知道了糖是吃不到了
所以他决定继续哭闹,但是还是要不到糖
如果爸爸妈妈为他的无理取闹吼他,那他的B就得到了一些训练
他得到了一些可能的逻辑是:
1.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拿到的,即使是哭闹也不一定能够取得
2. 在某些事情上哭闹有可能会取得一些不良后果(被人吼,甚至挨揍)
他有时候无意中做了一些事情,比如他帮忙把尿包扔到垃圾桶里面去了,然后爸爸妈妈非常高兴
奖励了他一块糖
然后他的B又得到一些训练,得出的可能逻辑是
1. 扔尿包这个事情有好处
2. 哭闹得不到糖,但是还要其他方法得到糖
然后他试着把还没有用过的尿片也扔到垃圾桶,试图来获得糖
当然结果不好
他就这样一步步学会了他的人生策略,不断的得到了他的B
所以,心理咨询经常性的从你的童年入手
不一定是童年时所有问题的根源
而是因为童年是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B的训练过程中
童年占的权重,占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为啥?
因为童年时候太白纸了,没有什么影响因子,而童年的生活影响因子很大,以至于整个成年都在重复童年习得的那些模式
这些模式就是B
大家都知道了,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童话般幸福的
所以各有各的问题,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如诗般美丽的童年,也不一定如表象看起来那样
这里面潜藏着无数的问题与可能性
(待续)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C是什么?C是感受啊
: 感受是什么?
: 感受就是感受啊,感受就是喜怒哀乐
: ...................
--
FROM 113.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