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框架下,马克思宏才大略,着眼点是这家社会机器的运转,文学作为上层建筑也不是他的重点,但文学的对象的底座是这台社会机器以及其中的人类,这是本青的切入点。
亚当斯密对社会设想,对社会分工的极限追求,必然导致严重社会问题,表现在我框架中社会时空的张力。
马克思的思想是对亚当斯密思想的一次迭代,引入了阶级以及斗争,亚当斯密的社会,人必然成为了生产要素,马克思认为这些避免这些结果,无产阶级要联合并组织起来,
这是马克思对社会时空的设想,无产阶级政党以及纲领,在本青的框架下,就是一个引力源。
马克思的社会时空,通过引入了新的引力源,来优化亚当斯密的社会时空。。
引力是对自发状态的一种扭曲,会引入了新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文章中第二幅图,实际上把这些任务串起来,就是人类社会时空的演变历史。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看一下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文学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位置。它们的关系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我们都学过,不展开。可以看到,宗教和文学作为一种学术类别的观念上层建筑,离经济基础是非常远的,因而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影响比较弱。
: 其次,你可以百度搜索一个叫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的法国哲学家,他写了一篇文章,《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出了一套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本废废刚百度来的)。理论基本是这样的:
: 观念性上层建筑(包括宗教、教育、家庭、传媒、文化、文学等所有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跟实体性上层建筑一样,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国家机器。比如宗教,他认为不是你相信上帝你才跪下,而是你跪下了你才相信上帝。而你相信上帝,意识形态这台国家机器就开始发挥作用。关于意识形态是如何运作的,里面也有论述,我就不啰嗦了。
: ...................
--
修改:zhuxiaozhu FROM 112.17.99.*
FROM 112.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