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能写了,其实概括起来就四个字吧,同生共死,这才是顶级的浪漫。
要么同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要么共死,you jump, I jump, 有陈怀民未婚妻式的勇敢
要么用时间诠释,
要么用生命诠释。
【 在 spring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聊聊一部有点意识流的电影《暧暧内含光》。
: 原片名是《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出自英国18世纪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一首诗《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中文译名出自汉代崔瑗的《座右铭》,“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可以理解为表面上暗淡无光,其实内在蕴含着光芒。
: 具体的情节就不过多展开,搜搜都有,主要是关于删除记忆的。
: 一段台词直观呈现男女主角性格的巨大差异:
: 他:我的生活没什么意思,每天上班、下班,没什么好说的,你应该看看我的日记,全是空白的
: 她:真的吗?那你觉得难过或者焦虑吗?我一直都很焦虑,觉得自己没能好好生活,充分利用所有的可能性,确保我没有浪费有限的每一秒钟。
:
: 她为他的生活带来生命力与色彩,他给她安全感和治愈能量。共同度过的每一刻都闪闪发光,因此在记忆消除的时刻,他反悔了,在自己的意识里想带着她藏到机器不能发现的记忆深处,以期逃过被删除的命运,结果发现“我记不起其它没有你的地方”。
: 电影的支线部分也很出彩,主治医生和小助手的故事也是在道出,“即使是删除记忆,也会反复爱上同一个人”的内涵。
:
: 后来我又去研究了下《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这首诗,想知道它与电影本身的内容到底有什么关系。发现艾洛伊斯和亚伯拉德是真实存在的两个人。
:
: 亚伯拉德是法国一位哲学大师,文艺复兴的先驱人物。他担任巴黎圣母院下属天主教学校的负责人期间,爱上他的学生艾洛伊斯。当时他将近40岁,而艾洛伊斯只有18岁。二人以辅导功课之名,频繁约会。后来,艾洛伊斯怀孕,产下一个男婴。但是为了亚伯拉德的前途,二人的关系一直不公开。艾洛伊斯的叔叔震怒之下,派人阉了亚伯拉德。于是亚伯拉德出家为僧,艾洛伊斯也做了修女。此后,两人十年没有任何联系。后来两人先后去世,最终得以合葬。(具体故事有一部电影可以看看,《天堂窃情 Stealing Heaven》)
:
: 他们一共通了七封信。这些信涉及到一些个人情绪,但更多的是关于爱情、婚姻、精神世界的一些哲学对话,其中最触动人心的是前面两封,2楼和3楼会贴出来。
:
: 蒲柏根据这段这段真实而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创作诗歌,诗歌里描述的是艾洛伊斯一种极度矛盾的心情, 作为一个修女,艾洛伊斯是不允许有个人感情的,但是她对亚伯拉德的爱并没有熄灭。所以,当她沉浸对爱情的渴求中时,总是无法摆脱负罪感。她知道对上帝的爱是第一位,她不能爱一个男人胜于爱上帝,但是她无法压制自己的内心。
:
: 所以《暧暧内含光》描述的也是一种感情的困境,他爱她,舍不得把她从自己的记忆里抹去,但是现实中总是有冲突发生,根本不存在完全理想的爱。两人相处得越久,爱就越不像是一种快乐,更像是一种折磨。但是怎么办呢?就像艾洛伊斯无法不对亚伯拉德动情一样,他也无法听任她离开。
:
: 曾经我自己就说过这样一段话:“几乎是很轻易就锁定每一个和你相关的事物。如果真的要抹去记忆,那相当于抹去那些年的全部,因为早被你填满了。”现在看这些台词,更加感同身受。
: 用力去忘记一个人并不能证明你不爱ta,或者帮助你脱离ta,只能说明你已经决心丢掉你人生中一些很有意义的时刻。那其实是很遗憾的。
:
: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Bull/2531163/2826/large "单击此查看原图"](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Bull/2531163/2826)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VR-AN00」
--
FROM 222.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