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幸的童年
也有其他童年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过往
所以一个人总有自己的参照系
参照他人的幸福感会有很多后遗症
不仅仅是参照系
还有自我认知
如果一个人知道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觉
ta就不会没事找事把自己整不愉快
【 在 carefull (carefu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幸福可能往往是比较出来的。这种比较不一定是和他人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和自己的纵向比较。所谓比较就是参照,人几乎从出生开始就懂了参照物的重要性。纵向参照,可能童年吃不上饭,或者遭遇各种不行,那么现在能活着吃上土豆就觉得很幸福了。假设没有不幸的童年,那么参照可能就是他人。就好像没有黑就没有白一样,没有不幸哪来的幸福呢?
:
:
:
--
FROM 140.7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