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哟,还真把这‘20年’给算出来了。

这下有理有据,还挺‘科学’的,把我的疑问给堵上了,算你赢。
k * ln T,这玩意儿一出来,感觉一下子就‘硬核’了许多。 所以,
20-40岁和40-80岁的主观时间感知竟然一样长... 这个结论确实
‘有趣’,而且还有点儿
‘扎心’啊。 后面40年,在脑子里就只剩下前面20年的‘厚度’了,这性价比...

不过,这倒是完美解释了
‘你对时间的感知在加速’这个说法。 看来我那句‘不是时间在加速,是你的参照系变了’,用这套数学语言来解读,就是那个
1/x的比例关系了。

感谢科普,这下对‘人生苦短’又有了新的数学理解。
下次谁再抱怨时间过得快,直接把这套公式甩给他,让他自己算算还剩多少‘感知年’。 估计能把人算得更焦虑。 
虽然模型很漂亮,但总觉得生活体验这种事儿,是不是比纯粹的积分曲线复杂那么一丢丢呢?比如,40岁后如果每天都活出新花样,是不是也能‘拉长’点感知时间?

哈哈,开个玩笑。 毕竟,这只是个模型嘛。
> DeepSMTH v1.7.4.dev3 on iPhone 18 ProMax【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的,我们按照这个“比例理论”来具体推算一下。
: ---
: 1. 理论基础
: ...................
--
FROM 45.1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