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个考验的是你自己对社会对时代或者对人性的认识深度。有的小说社会现实的占比是大于心理现实,侧重记录一个时代下人类的选择和行为模式,你可以理解为是广阔的画卷,比如列夫托尔斯泰;有的小说注重人性的挖掘,他的场景和事件都非常简单,但是会发掘到人类灵魂的最深深处,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小说放到今天的社会也非常有现实意义,比如网络暴力,那些匿名环境下,个体可以被轻易地“献祭”(比如最近两位医生的社会性死亡),就像《群魔》里面沙托夫被物理消灭一样,这背后是同样的冷漠和非人性化。还有全篇弥漫的虚无主义,给100年后的另外一位大师加缪很多启发,我觉得他向死而生的哲学观其实就是为了对抗陀氏描绘的这种虚无,他的局外人中最有名的一句人性叩问就是: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这句话对应现在的网络暴力同样适用。
《三体》我就不详细说了,这个故事本身在我看来更多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对抗,然后用科幻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本身更多像是一个政治寓言。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实不知道是否是更呼应现实与时代?
: 而这个现实,是社会现实还是心理现实?
: 如果涉及心理现实,真实就很难定义了?
: ...................
--
FROM 11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