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去了石化一个局长办公室,跟他没事闲扯了半天,除了反映了一下现在他过去老部下腐败依旧,道德还是那么败坏,就是聊聊技术方向。老哥说了很多实际生产问题,我也从我能了解的,能说的角度,给老哥回答了一些问题。老大哥感慨,唉,我们行业,比海外落后20-30年,我老了,只能看你们尽快追上,弥补了…………
后来,聊起来一个有趣事情,说解放军找到地球物理学会,说要出xx亿,希望学会这边能够组织好技术,做好核爆监测工作。然后某个老院士,一言九鼎说了句,要这么多钱干嘛,地震台网都现成的,给个几百万费用就够了…………。大地球物理这块不是我专长,没敢多说话。但是回来后,我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人家劳伦斯阿莫斯实验室,每年搞这玩意费用都过亿美元了,咋到了咱们这几百万人民币就够?因为我知道当年跑美国劳伦斯阿莫斯实验室弟兄,悄悄给国内一段自动元胞机解波动方程代码,都够国内臭屁很久呢,难到我们科学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帝?
查看了老院士弟子已经他本人著作,最后感慨,唉,世界变了,他们还活在上个世纪60年代呢。他们掌握的知识,基本上停留在几何地震学,外加点信号处理的水平。可以说这些老人根本就没有受过计算数学和计算物理的试验,还以为是求解各种简化的不能在简化的解析解呢,现在计算机算力,难道解个粘弹性波动方程不香吗?
想起来好友说的话,说他在读书时候,发现几个挪威的老先生,推导某些方程,非常漂亮,半年时间推个解析解,问题是,他编一个fortran程序求解数值解,2天写完,算一周就出来了,结果还更好…………老哥感慨,说苏联数学家真可怜,这么多空气动力学东西,没有足够计算机,只能做各种假设,求解析解,数值解其实就是分分钟钟。我俩哈哈大笑着说,你看看su-27和f-22的气动外形,毛子的就是解析解,f-22这明显就是网格剖分的不够细的数值解吗。
笑归笑,其实这些老前辈,都曾经英气勃发,走在科技最前沿。但是他们老了,却走到了科学创新对立面,让人不得不感慨,当年的屠龙少年……
说一句,老先生人很好,早年和老先生一起喝二锅头,吃东来顺,聊起他在科大的老同事方荔枝,以及他那些优秀弟子,因为国内没法解决待遇,被迫出国,老头甚至都掉眼泪。这里不针对老先生
这里那个10多年前做的有限差分模拟波场传播的快照说一下,解析解是不可能做对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而数值模拟,只要算得起,就能做出非常不错的结果。下面这个波场快照,你要是用射线,基本上振幅、相位、频谱都做不好的
--
修改:tongxl FROM 111.193.98.*
FROM 111.19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