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离开中科院一段时间了有些感受分享
这种帖子每年都见,在水木中科院就没抬起过头,但是通常都是一些根本不了解中科院的人通过一些道听途说上蹿下跳、见怪不怪。什么研究所比大学,有没有点科学精神,要比也是同量级;什么物理所的一堆大装置,物理所只有一个大装置;什么大装置自娱自乐,连大装置是可以公开申请几时的都不知道,而且每年一半以上是高校在用...
【 在 gui0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面非常看重中科院。
: 中科院是其他企业、机构、高校不可替代的。
: 跟公司、高校比,中科院更适合做 创新+深度技术+工程,这块不管是头部企业还是高校都没法比。
: 企业更侧重于商业+工程应用,头部企业的成功首先是商业的成功
: 高校更适合发paper,做些2-3个人那种研究,pa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DSM00」
--
FROM 223.104.40.*
大学教师搞科研的优势明显不如专门搞科研的科学院。大学老师搞科研,主要的兵力是学生,而学生是流水的兵。一般来说,科学院搞科研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延续性较强,况且科研不是快餐,需要多年的持续研究。
--
FROM 202.108.65.*
是想说新松还是沈阳自动化所?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光所,沈阳新松。都是好单位
:
: #发自zSMTH@MI MAX 3
--
FROM 36.130.34.*
作为外企回流中科院做大工程项目的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中科院搞工程就是自说自话,连基本的项目管理都一塌糊涂。
中科院的人还特别自信和吃独食,这方面反而恰恰不如高校系统,高校科研项目研发人员少,只会做那么几小块东西,容易和其他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也容易和企业联合攻关。
中科院人虽然多,但是自大到啥都想着自己全搞定,却不知那些学生既缺乏基本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又缺乏跨学科系统集成的理念。让中科院牵头搞大的工程项目简直是灾难(不包括科学装置,这算实验仪器)。
【 在 gui0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面非常看重中科院。
: 中科院是其他企业、机构、高校不可替代的。
: 跟公司、高校比,中科院更适合做 创新+深度技术+工程,这块不管是头部企业还是高校都没法比。
: ...................
--
FROM 58.249.121.*
说的很在理。
【 在 lgyyu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外企回流中科院做大工程项目的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中科院搞工程就是自说自话,连基本的项目管理都一塌糊涂。
: 中科院的人还特别自信和吃独食,这方面反而恰恰不如高校系统,高校科研项目研发人员少,只会做那么几小块东西,容易和其他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也容易和企业联合攻关。
: 中科院人虽然多,但是自大到啥都想着自己全搞定,却不知那些学生既缺乏基本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又缺乏跨学科系统集成的理念。让中科院牵头搞大的工程项目简直是灾难(不包括科学装置,这算实验仪器)。
--
FROM 124.16.174.*
作为一个刚从科院出来的人,觉得说的很在理。总体来说,科院已经走下坡路了。大家都看的明白,上面的难倒不明白?也许是屁股决定脑袋。
【 在 lgyyu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外企回流中科院做大工程项目的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中科院搞工程就是自说自话,连基本的项目管理都一塌糊涂。
: 中科院的人还特别自信和吃独食,这方面反而恰恰不如高校系统,高校科研项目研发人员少,只会做那么几小块东西,容易和其他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也容易和企业联合攻关。
:
: 中科院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CAM00」
--
FROM 117.10.152.*
企业招人情况不一样吧
【 在 lgyyu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问问用人单位,到底是要计算所的学生,还是清北交浙的计算机学生。
--
FROM 114.254.231.*
其实吧,有个现象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最近10年,不断有杰青跳到高校,反之鲜有。
--
FROM 223.71.241.*
科学院搞科研也主要靠学生,且团队也不稳定
【 在 yxyh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教师搞科研的优势明显不如专门搞科研的科学院。大学老师搞科研,主要的兵力是学生,而学生是流水的兵。一般来说,科学院搞科研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延续性较强,况且科研不是快餐,需要多年的持续研究。
--
FROM 124.16.139.*
【 在 AllRightImp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院搞科研也主要靠学生,且团队也不稳定
如果这样,就解散了吧。其实你说的不全是事实,我是这儿的,哈哈哈
--
FROM 202.1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