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院呆了15年,同意你的说法。走之前觉得科学院各种问题,出来后发现所在的领域还是科院最强
【 在 stringspl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对科学院有点成见,包括院内与国外的,但也没有必要阴阳怪气的讥讽。客观评价,科学院的投入减少,产出是必要减少的,高校的科研实力大幅度上升,核心原因是科学院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新引进人才的素质是不如985高校的,给不出好的条件嘛。但是科学院的科研实力摆在那里,从基础研究到平台型的技术开发,至少在我们这个行当,科学院的影响力是摆在那里的。
: 回到应用层面的所谓大工程与大项目,首先一点,科学院的团队毫无疑问是更稳定而且总体力量、资源投入更多,因为是副研究员为主的工作人员是干活,科学院的研究生是做基础研究的,或者做里面的一个小的科学问题,导师是不会让学生进入核心层级的团队,除非学生实力很强,不得不确定留下来。而高校一个小团队,基本就是流水的兵学生在主力。在科技项目里,高校参与方很多在打酱油,利用人才头衔在分钱,少部分有公司的老师利用公司的产业化实力做的更好,但是深度是不够的。其次,项目管理方面,科学院有科研院所的通病,严格的PMP管理流程,科技创新的随意性等等,本身也并不完全适合工程项目领域的一般PMP管理流程,但是科研人员必须做出改变,这也是我们也在欣赏华为对研发的管理模式。这个科学院需要学习,其实是整个国有体制的科研单位都需要学习,包括央企的研究院。最后,大家最反感的一点是,科学院不同所的考核机制,对论文和核心技术的输出,有些本身有矛盾的,归根到底,应用端的高端人才,是受到歧视的,指挥棒最终会回到顶级论文上的所谓创新,实际上有些创新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高校更为恶劣,灌水的东西太多了。目前体制下,只有大佬手下,应用端的人才没有其他压力,有更多的支持,才能干好,大佬也会形成良性循环。
--
FROM 59.10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