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设计标准库时间类的人脑子里到底怎么想的?
只用过一两次,觉得设计的人可能喝高了
【 在 fin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duration_cast<duration<double, milli>>(endTime - startTime).count())
: 直接加个方法:(endTime - startTime).milli_seconds() 这样不好吗?
: 又不会弄混单位,写起来也简单。
: ...................
--
FROM 218.12.18.*
有些脑子进水的设计者啥都想封装。这可能也是很多项目宁可只把它当带类的c用的原因吧。
【 在 fin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duration_cast<duration<double, milli>>(endTime - startTime).count())
: 直接加个方法:(endTime - startTime).milli_seconds() 这样不好吗?
: 又不会弄混单位,写起来也简单。
: ...................
--
FROM 123.123.42.*
主要是,调用方法和属性,ide会自动完成,自己只要敲几个字母,输入效率很高
而cast这种语法,几乎全部要自己手动敲入,相比输入效率要低非常多
【 在 iamiiam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脑子进水的设计者啥都想封装。这可能也是很多项目宁可只把它当带类的c用的原因吧。
--
FROM 114.24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