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自从公开竞聘取缔之后,领导亲信们纷纷被“民主推荐”走上岗位
明显民主推荐的方式更合理一些,所以目前干部提拔任用都以民主推荐为主。公开竞聘领导更容易掌控提谁不提谁,因为领导可以决定评委的组成,更容易贯彻他的想法。民主推荐需要结合组织意图和群众认可度,不唯票,大多数会用推荐情况最好的,少数情况会用推荐第二的,用第三的极少,第四以后基本不可能。如果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不会硬提。还有巡视的时候,干部提拔任用情况是重点巡视的点,巡视组会看被提拔的人推荐情况,排在第几,研判合理性。
--
FROM 159.226.99.*
【 在 xd769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有人对民主推荐有些想法,还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几乎都是等额,定向,还1-2-3-4.想法有点多
抱歉,可能没表达清楚。我说的1,2,3,4,是最后推荐票数的排名,跟你说的好像不是一回事,只要一进行民主推荐当然就有票数排名,包括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的排名。确定考察对象了一般都是等额了,差额考察也有,比较少,一般在组织意图不是很明确的情况用。动议的时候,会有明确的意向人选,一般是差额,特别是提拔副职,但是放第一个基本就是组织想提拔的人。动议经过相关领导审批后进行民主推荐,如果这个人最后推荐的情况也比较靠前(就是我说的前三),基本就会被确定为考察对象,然后进行提任考察。
--
FROM 159.226.99.*
【 在 xd769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有人对民主推荐有些想法,还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几乎都是等额,定向,还1-2-3-4.想法有点多
我也是基于自己的工作经历说的,不是想当然,干了8年组工干部,当然各个单位一些具体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说的也可能比较片面,但是政策依据和程序应该都差不多
--
FROM 159.226.99.*
拉票贿选是明令禁止的,小范围可以信任的人打招呼是有可能存在的,大面积打招呼说情就是自己作死,一旦举报被查实还要受到相应处理,我亲手处理过一起这样的事件,组织人事部门不处理还有中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盯着,还有中央巡视组的巡视监督,我说的是厅局级这一层级的干部提拔。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在 yxxbtx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之前,如果已经给单位绝大多数人打了招呼,做了工作,要求推谁,那这人的票肯定不会差到哪去,几乎铁定能排第一。
: 这种怎么破
--
FROM 223.104.38.*
这样也是违规的,不可能这么大面积的明面上打招呼,有人举报一样要查处,一般班子内可能会通下气,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其他一样即使有也只能小范围。有时确实存在跑风漏气的情况,在民主推荐之前,有的私下已经在传谁要提拔了,可能会对推荐有点作用,但一般传的人也都是在那个位置上,大家觉得应该要提了,瞎推荐的人毕竟是少数。组织想要提拔谁不是说到了真正提拔的时候才去考虑,是需要提前谋划布局的,都有梯队和台阶,每个层级都有后备干部,会有有意加强对后备干部的锻炼,放在重要岗位,举个例子,高校要提拔一个副校长,大概率会是校长助理被提拔,只要干的不是太差,组织和群众就会形成一种默契,一般不担心会推不出来,所以单位不用刻意去大范围打招呼。我也遇到过推不出来的,最后没有合适人选也不会硬提,程序就中止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在 knightd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理解错了,不是被推荐人个人打招呼,是单位打招呼,而且一般是考察组默许的
--
FROM 2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