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条就是冲着捡漏的心思去的,自然找不到,质优价廉的人才是一把手工程需要老板亲自去谈的,靠期权愿景啥的画饼来留人
第二条倒是也很典型,仅靠代际划分来评判管理成本的话,我只能说贵司的水准也就那样了,谁也别嫌弃谁,有没有可能这个随便就能“说几句”这个事儿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我见过的职业一点的经理,就算对年轻员工也不会随意批评,做得多错的多,不做不错的道理说起来都懂,执行起来还真不一样
【 在 cyz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最近招聘深度研究过这个事情,最后结论也是不招老人
: 1,老人且简历没bug的,基本4.5w-8w了,有便宜的,但简历大概率有bug,比如频繁跳槽,没有业绩等,看不出是个和年龄匹配的能力增长,但是即使4.5w朝上的,简历和面试也未能让我们有信心能担当某个业务
: 2,各种学历和初步工作经历还不错的,3w就够了。虽然面试也不能看出能独挡一面,但好歹能围绕负责人的假设来逐步实现。且年轻,可能错了,还能说几句,年纪大的,错了。你还不好意思说他,而且我们公司创始人团队都90后了,有点不好意思给70后下指令
: ...................
--
FROM 219.14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