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国煤化工进入发展高峰期
资料来源:上海情报服务平台
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id=1874
我国煤化工进入发展高峰期
供稿人:陈文龙 供稿时间:2005-7-7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复苏,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并屡
创新高,石油资源显得日益紧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进口石油的依懒程度也在逐年
提升,2004年又达到历史最高。全年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1.2亿吨,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
达到创记录的1.437亿吨,加上LPG和其他石油产品的净进口量,石油净进口总量高达1.51
5亿吨,比上年增长43%,石油进口依存度已接近50%。专家认为,石油进口依存度若达到6
0%,将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重大威胁。油价的持续上涨和我国石
油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组长温
家宝在最近召开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化学品和油品的产业。例如,煤通过高温
干馏生产焦炭;通过气化生产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和甲醇等碳一化工产品;通过直接
或间接液化生产汽油、柴油等油品。在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化学工业中煤化工曾处于主
导地位,被称为煤化工时代。60年代后,由于石油化工的蓬勃兴起,全球煤化工进入发展
低潮。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不少国家又重新开始研究煤化工新技术。
我国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少,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和
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利用先进的煤炭转化技术,发展现代煤化工,生产汽油、柴油和化工
产品,不仅对化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更是21世纪减轻
我国对石油进口依存度、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
当前,我国的煤化工正逐渐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产业化呼声空前高涨,并成为当
今能源化工发展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和部署今后5~10年煤化工发展方向、战略
重点和重大项目,特别是产煤地区已将发展煤炭深加工、构建煤化工基地或园区,延伸传
统煤炭产业链,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大举措。有专家指出,煤炭能源化工工业是今后20
年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煤化工业国家。
1、煤化工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重点
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油价的持续攀升,催生了我国煤化工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十五》
以来,煤液化、气化等先进的煤炭转化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被列入多个国家级规划中。例
如,煤合成燃料技术列入“863”计划项目,煤液化制油工程被列为“十五”期间国家重点
组织实施的12大高技术工程之一,予以攻关研究。国家煤炭工业“十五”规划中提出,“
十五”期间,我国将推进煤炭液化的开发和应用。2004年 6月30日,国务院出台的《能源
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将煤化工列入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的发展重点。2004年国家
发改委将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列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提出要组织实施对
大型、高效煤的气化技术开发,突破一氧化碳转化、净化、催化合成等关键共性技术;“
多联产”技术开发;煤及焦炉、高炉气制甲醇和二甲醚大型化技术开发;碳-化工下游产
品及技术开发;煤化工及碳-化工领域新催化、新分离技术开发。国家发改委正在考虑将
“煤变油”列入“十一五规划”。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已将超细煤直接催化加氢生产液体燃料的关键创新技术
、煤液化加氢生产燃料油的关键技术、煤干馏及煤焦油生产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新技术、新
型煤气化净化剂(催化剂)、合成气制含氧化合物及烃类化合物新工艺等煤化工新技术做
为2005年重点支持的领域。
2005年 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提出,要推进洁
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
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
工产业发展。
由此可见,煤化工已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和国家重点推进的产业。
2、产煤地区纷纷推出煤化工发展规划,竞相发展煤化工产业
近年来,在国家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宏观指导下,全国拥有煤炭资源的地区,如山西、
内蒙、陕西、宁夏、安徽、河南、新疆、云南、贵州、山东等地发展煤化工的热情空前高
涨。这些地区都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纷纷作出要加
快发展煤化工的战略决策,制定煤化工发展规划,将建设新型煤化工工程作为地方经济发
展的战略方向。
例如,煤炭之都——山西省今年制定了《加快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煤化工产业三年推进计
划》,启动了"5565"工程,形成山西煤化工产业集群,打造山西煤化工品牌,实现山西煤
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07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
350亿元,新增税收35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依托煤炭产业优势,全力推进煤化工、煤液化、煤转油项目建设,延长
产业链,建成我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2010 年,化工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
其中煤化工750亿元。
河南省已提出了“十一五”煤化工发展蓝图,规划建设5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初步提出了“
十一五”煤化工规划项目72个,重点发展甲醇、烯烃、醋酸、甲醛、二甲醚、尿素、三聚
氰胺、二甲基甲酰胺、芳烃等九大主导产品。到2010年,煤化工产业煤炭转化能力将由20
04年的800万吨提高到1900万吨,销售收入由2004年的11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
宁夏推出了《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整体规划与建设纲要》,确定重点发展电力、煤化工、
煤炭开采三大产业,建设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占地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总投资2
000亿元。
贵州省将在未来5年内规划和建设5个“循环经济”型的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预计5个基地
煤化工生产项目总投资达522.8亿元,年产值可达403万元。
陕西省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打造3大产业链 规划建设7个产业区,实施煤、煤电、煤制油
、煤化工产品一体化开发,形成煤电油化产业链。
安徽省规划到2010年,形成3000万吨原煤加工能力,其中焦炭1000万吨、合成油品100万吨
、合成氨300万吨、甲醇200万吨、烯烃等煤化工衍生产品200万吨,建成国家级煤化工基地
。
3、煤化工新技术新工艺相继取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来,我国在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化工联产和碳一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取得重
大进展,相继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新技术新工艺。
例如,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兖矿集团兖矿鲁南化肥厂和中国天辰化学公司共同承担的“十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项目取得重大新突破,建成投煤量
为30吨煤/天的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中试装置,经过运行考核,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
白,中试工艺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继2000年开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
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之后的又一项煤气化新技术。目前,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正在进
行工业示范,预计2005年完成千吨级工业运行试验。此外,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开发
的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也于2002年完成工业化示范。
煤液化方面,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在北京完成小试的基础上,2003年9月,神华集团在上海
成立了煤制油研究中心,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华谊集团共同建设我国第一套6吨/天煤直
接液化中试装置。该装置于2004年12月第一次投煤获得成功,打通了液化工艺流程,获得
了石脑油、柴油等煤制油产物。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突破了煤制油的核心技术,
迈出了煤液化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间接液化技术也建成了低温浆态床合成油中试装置,并进
行了长周期试验运行,获得了高质量柴油产品,完成了配套体系催化剂的开发和示范工厂
的工艺软件包设计和工程研究。
再如,在甲醇制烯烃方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进行的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试验,万吨级的MTO工业化试验装置将
于年底建成并投入工业化试验。
4、正在建设新一代煤化工大型项目
2004年8月25日,经国家批准,我国第一个煤制油项目——神华集团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在内
蒙古鄂尔多斯正式开工建设。根据计划, 2007年建成第一条500万吨的生产线,年加工煤
970万吨,生产各种油品320万吨。到2010年,该项目油品产量达到500万吨。到2015年产量
增加到1500万吨,2020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
据报道,除了目前在内蒙古开工的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外,内蒙古已经规划在“十一
五”期间开工投产4个煤炭液化项目,形成2000万吨的成品油生产能力
山西已经将“煤制油”列入省级发展规划,并计划在今后5~10年内,在朔州和大同几个大
煤田之间建成一个以百万吨煤基合成油为核心的、多联产特大型企业集团,并初步计划在
煤都大同附近建设一个“煤变油”的大基地。
又如,神华煤制烯烃项目在今年“五一”前夕顺利通过了国家正式核准前的最后一次评估
。该项目由神华集团、香港嘉里化工有限公司、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
,总投资115.6亿元,厂址位于包头市,建设规模为年产聚丙烯31万吨、聚乙烯30万吨、中
间产品甲醇180万吨。
--
FROM 219.238.174.*
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作一评述,与大家讨论:
天然气: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多煤少油缺气,天然气也比较紧缺。
煤:从资源储量、技术可靠性、经济可行性来说目前是最可能的途径。
煤间接液化制油:南非的Sasol已经运行几十年,技术上没有问题,按照现在50~60美元每桶的油价,煤液化制油在经济上是具备竞争力的。
煤直接液化制油:大规模工业化装置尚需验证,神华目前先行一步,如果走通了,在能源的利用效率上比间接液化更高,当然在高油价时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此外,发展煤制油对于中国还有重要的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生物质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现在吉林、河南已经在搞,采用的是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做法,但不是市场行为,政府有补贴,加油站也是强制推行。乙醇的热值较低,如果采用100%乙醇,对目前的汽车发动机系统将作大的改进。
生物柴油:技术上已经可行,但大规模生产是个问题,需要将分散生长的植物收集、集中加工,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经济上尚不具备竞争力。
电动汽车: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本身需要由石油、天然气或煤等一次能源转化获得。需要对现有汽车系统进行完全改造,改造成本较高,大规模推广尚需时日。
另外,国内目前比较热的还有燃料甲醇,以煤为原料生产,目前各地甲醇项目可谓如火如荼,但甲醇作为汽车燃料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很难在短期之内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批准。
【 在 eyht (eyht) 的大作中提到: 】
: 替代石油的燃料:
: 天然气
: 煤
: ...................
--
FROM 219.238.174.*
发财谈不上,我去年进入神华煤制油公司工作,目前参与煤制烯烃项目的筹备工作。
因为老是局限于从神华的角度看问题,所以难免有偏颇之处。
你提供的信息使我对能源替代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益颇多。
神华的煤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神华这几年发展这么快,靠的就是神府东胜煤田的优质煤,而且神华的煤也非常适合作化工原料。
煤炭价格,我太了解了,神华煤制油/煤化工项目用煤价格都是100元/吨,这个在内蒙、陕西等省的煤矿坑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东南沿海地区高达400多元每吨的煤炭价格,有一半是消耗在运费上了,这也是为什么要搞煤炭就地转化的原因。新疆的煤炭储量非常丰富,但就是因为运不出去,价格在当地也就是几十块一吨。此外,煤化工项目成本中固定资产折旧占的比例非常大,项目经济效益对于煤炭价格是不太敏感的。
【 在 eyht (eyh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阁下ip是北京的,哪儿发财?
: 5月分的石油炼制年会上,曾听过神化老总的报告,我只是听了个热闹,
: 不过几个院士级的专家对他们还是持保留态度
: ...................
--
FROM 219.238.174.*
目前一般在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后进行脱硫,目前对合成气进行脱硫的技术非常多,其中由德国林德公司和鲁奇公司联合开发的低温甲醇洗(Rectisol)技术,可将H2S脱至小于0.1ppm。
若采用气流床气化技术,煤气化后的灰渣中基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或辅料。
【 在 Abercrombie (1892)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硫发生在哪一步?
: 用完以后,煤的废渣怎么处理?
--
FROM 219.238.174.*
专家阿!
【 在 react (CPU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财谈不上,我去年进入神华煤制油公司工作,目前参与煤制烯烃项目的筹备工作。
: 因为老是局限于从神华的角度看问题,所以难免有偏颇之处。
: 你提供的信息使我对能源替代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益颇多。
: ...................
--
FROM 222.125.140.*
中国的煤液化 完全建立在 极低的煤价格 基础之上
即使他们做出来 也没有理由成为暴利行业
【 在 react (CPU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财谈不上,我去年进入神华煤制油公司工作,目前参与煤制烯烃项目的筹备工作。
: 因为老是局限于从神华的角度看问题,所以难免有偏颇之处。
: 你提供的信息使我对能源替代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益颇多。
: ...................
--
FROM 159.226.48.*
国外煤炭开采成本大概在多少?
【 在 stubstone (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煤液化 完全建立在 极低的煤价格 基础之上
: 即使他们做出来 也没有理由成为暴利行业
--
FROM 222.12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