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生物信息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研究思路、技术及方法日新月异,推动着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掌握和运用这些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是一个生物研究工作者在科研和产品开发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华大基因成立7年中,改写了中国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历史:参与1%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独立完成绘制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全基因组框架图及精细图,与丹麦合作家猪基因组研究,完成家鸡基因组多态性图谱,与西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家蚕基因组计划,冲锋于抗击"非典"与"海啸"前沿,发表《NATURE》和《SCIENCE》文章近十篇。中心在历练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规模和竞争力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平台,吸引了来自多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的加入,俨然已成为国际一流的基因组中心。
由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奋战在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们组织的“华大基因”研修班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为生物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及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内容涉及生物学中各原理、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案例分析,并提供给学员参观以及上机实习的机会。首届“华大基因”研修班开办时间为2006年4月—2006年10月,平均每月2期,每期历时2天。共有十二期专题,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日期 专题
04月15日-04月16日 中小基因组组装与分析
05月13日-05月14日 EST专题
05月27日-05月28日 基因芯片设计及分析
06月9日-06月12日 资源生物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学研究
06月24日-06月25日 基因与健康
07月08日-07月09日 微生物基因组系统研究
07月22日-07月23日 分子进化与序列比对
08月12日-08月13日 比较基因组与进化研究
08月26日-08月27日 蛋白质组学研究思路
09月09日-09月10日 特殊性状的表达谱研究
09月23日-09月24日 蛋白质组学相关生物信息分析
10月14日-10月15日 多态性检测与遗传分析
第二期—EST专题
开课时间:2006年5月13日-2006年5月14日
开课地点: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主讲老师:
王俊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北京中心主管、生物信息学实验室主管;丹麦奥胡斯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所及南丹麦大学人类遗传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授。
1999年,王俊教授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承担了中国部分的数据分析工作。随后于2001年,在中国籼稻基因组计划中负责生物信息学分析部分。其中研究领域涉及到基因组组装、注释、表达、复制、比较基因组学、分子进化、转录调控、多态性等多个领域;发展了多个包括组装、比对、注释在内的软件算法,建立了多个数据库。
王俊教授同时还致力于脊椎动物中的基因注释问题和非编码基因问题。在2003-2004年还参与了SARS 基因组分析,组织实施了家蚕、家猪基因组计划与家鸡多态性图谱计划。
上述科研项目的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 Genetics”,“Genome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其中以王俊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Nature”、“Science”这一级别文章为六篇。
王俊同时在平台搭建和大项目组织上积累了大量经验。1999年-2000年,完成了华大基因的基本生物信息学平台的搭建过程,2001年初,到杭州组建了华大基因杭州中心。组织并实施了诸如家蚕、家鸡、家猪、水稻基因组等大型计划。
介于此,王俊获得了多个奖项,诸如:“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求是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等。
董伟
副研究员,硕士导师。1995-1999年中科院遗传研究所主要从事植物转基因工程及抗病基因定位的工作,完成对大豆灰斑病菌的抗性遗传及抗病基因标记的工作,为完成国家"863"项目大豆抗病基因定位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基因组学的研究;作为"制图" 和"完成"部分的负责人参与"人类基因组1%测序计划"。现主要从事疾病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进行药物靶体发现与功能测试。
董伟作为"人类基因组1%测序计划"的"制图"和"完成"两部分的负责人,承担了前期大规模BAC克隆的筛选、鉴定及"工作框架图"的绘制,主要是完成了中国承担的3号染色体短臂37cM范围的物理图谱的构建,即序列BAC模板的准备,为我国完成1%HGP项目做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为"工作框架图"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随后,进行了中国区域"完成图"的最后绘制工作,使"1%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完成,于2001年8月通过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
陈晨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一线科研工作者。
1998年至2002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2000年至2002年毕业实习期间,主要从事芯片信号相关研究。
2002年至2004年在北京华大基因组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基因表达相关领域的工作, 2004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至今,继续相关领域的研究,其主要包括,EST的数据分析,注释;SAGE的数据处理和芯片探针设计,芯片数据分析等。先后参与蝗虫cDNA芯片分析,芯片探针设计,水稻芯片、SAGE数据分析,家猪EST芯片,EST分析,人相关的芯片分析等工作。
相关论文:
1. Ma,L., Chen,C., Liu,X., Jiao,Y., Su,N., Li,L., Wang,X., Cao,M., Sun,N., Zhang,X., Bao,J., Li,J., Pedersen,S., Bolund,L., Zhao,H., Yuan,L., Wong,G.K.-S., Wang,J., Deng,X.W., and Wang,J. (2005) A microarray analysis of the rice transcriptome and its comparison to Arabidopsis. Genome Research 15:1274-1283. 共同第一作者
2. Bao,J., Lee,S., Chen,C., Zhang,X., Zhang,Y., Liu,S., Clark,T., Wang,J., Cao,M., Yang,H., Wang,S.M., and Yu,J. (2005)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tudy of a Hybrid Rice Strain (LYP9) and Its Parental Cultivars. Plant Physiol. 138:1216-1231. 主要参与者。
3. JIANG Fanbo, CHEN Chen, DENG Yajun, YU Jun, and HU Songnian. Analysis of porcine MHC ex-pression profile. 50[9], 880-890. 2005. 主要参与者。
4. Yu,J., Wang,J., Lin,W., Li,S., … Chen,C…. et al. (2005) The Genomes of Oryza sativa: A History of Duplications. PLoS Biology 3:e38. 参与者
5. International Chicken Polymorphism Map Consortium (2004) A genetic variation map for chicken with 2.8 million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Nature 432:717-722. 参与者
杨爽
博士,助理研究员,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一线科研工作者。
工作经历
2005.6~至今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2002.8~至今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进化基因组学实验室 助理研究员
2001.7~2002.7 上海华源生命科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1996.8~1998.8 西安斯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学习经历
2004.3~至今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在职博士
1999.9~2001.4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理研究所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硕士研究生
1998.9~2001.7 西北大学生物系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期间完成毕业论文“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及其单核苷酸多态(SNP)研究”,并于2001年6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1992.9~1996.7 西北大学生物系 微生物学专业 本科 学士学位
发表论文
1. Shuang Yang, J. Roman Arguello , Xin Li, Ying Chen, Yue Zhang , Ruoping Zhao , Frederic Brunet , Lixin Peng , Wen Wang, Manyuan Long. Experimental Genomic Evidence for Evolving Functional Diversity Generated by Chimeric Genes in Drosophila. (submitted to Nature Genetics)
2. J. Roman Arguello, Ying Chen, Shuang Yang , Wen Wang , and Manyuan Long. Origination of an X-linked Testes Chimeric Gene by Illegitimate Recombination in Drosophila. (accepted by PLos Genetics )
3. Wang W*, Zheng H*, Yang S*, Yu H*, Li J, Jiang H, Su J, Yang L, Zhang J, McDermott J, Samudrala R, Wang J, Yang H, Yu J, Kristiansen K, Wong GK, Wang J.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ew exons in rodents. Genome Res. 2005 Sep;15(9):1258-64. Epub 2005 Aug 18. *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4. 李昕 杨爽 彭立新 陈宏 王文,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科学通报. 2004, 49(13): 1219-1225
5. Shuang Yang, Wan-qing Liu, Jian-Dong Yang, et al. DASH—A Robust Technology for SNP Genotyping. The 3rd HUGO Pacific Meeting and the 4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Human Genetics. P84
培训方向及热点
5月13日 培训安排:授课
1. 生物信息学概论
主要介绍目前最新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和生物信息学推动下的生物学。
2. EST测序及分析概述及案例分析
3. EST建库及实验操作
a)EST定义和测序的意义
b)EST文库的构建
c)EST序列测定和初步分析
d)EST的应用
4. EST分析,unigene注释,基因功能分类,EST表达谱分析
a) 目前的常规EST分析流程
i. EST质量控制
ii. EST组装和调整
iii. Unigene注释
iv. 基因功能分类,注释
v. EST表达谱分析
b) 国际上常见的EST分析流程
i. Unigene注释流程
ii. Tigr注释流程
c) 常用EST数据库
i. dbEST
ii. 常见专用EST数据库,如大鼠,蜜蜂等。
d) EST测序的有缺点
e)
5月14日 培训安排:上机实习
1. Linux 环境和生物信息学数据格式介绍和基本数据处理
2. EST质量控制,峰图和组装
3. 基因预测,基因基本信息分析
4 EST功能分析,代谢途径分析,表达谱分析
申请人条件:生物、医学、计算机、数理各学科的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
名 额:为保证培训质量,每期只招收50名学员。
培训费用:每期报名费600元人民币,包括学费、材料费以及上机费。以上为单项报价,特别给予在校学生惊喜优惠,报名费五折,只需300元人民币,报满12期者,还可在此基础上享受9折优惠,其他优惠不可叠加。参加两场培训者可以给予9折优惠;参加三场以上(含三场)培训者可以给予8折优惠。团体报班2人给予9.5折优惠;3-5人给予9折优惠;6人以上(含6人)给予8折优惠。在每期专题开讲前15天汇出报名费者给予9折优惠。食宿可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交通费用自理。
培训证书:每期培训结束,发给学员培训结业证书;12期都参加者,首届研修班结束时,发给学员毕业证书。
培训时间: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0至16:00。
报名方式:请有意参加者在每个专题开讲前15天将回执发到以下信箱:train@genomics.org.cn,或者电话报名:010-80481422 刘小金
汇款方式:开户银行:中国银行空港万科支行
账 户 名: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账 号:813415979808091001
想对我们了解更多,请登录以下网站查询详细信息:
http://www.big.ac.cn(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http://www.genomics.org.cn(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http://dnaseq.genomics.com.cn(华大基因生物信息大平台)
热忱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报名参加。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
FROM 59.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