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llegeInfo 讨论区 】
发信人: arao (禾羽), 信区: CollegeInfo
标 题: 2004年度国家建议授奖项目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2004年09月12日11:47:2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将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单位补上:
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建议授奖项目目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Z-101-2-01
辛道路的指标理论与在非线性哈密顿系统中的应用
龙以明、朱朝锋、刘春根、胡锡俊
龙以明:南开大学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8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7 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麦迪逊)数学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数学研究所
从事博士后研究
教育部
2
Z-101-2-02
扩充未来光管猜想及相关问题的解决
周向宇 中科院数学所所长
1990年于中科院数学所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于俄罗斯国家数学所获俄罗斯国家
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
3
Z-101-2-03
张量函数表示理论与材料本构方程不变性研究
郑泉水、黄克智
郑泉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
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土建系,1989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教育部
4
Z-102-2-01
2-5GeV能区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反应截面(R值)的精确测量
赵政国、黄光顺、胡海明、陈江川、吕军光
赵政国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
5
Z-102-2-02
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理论和实验
王恩哥、薛其坤、贾金锋、刘邦贵、张青哲
王恩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简历:
199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1-1995年分别在法国Lille表面界面实验室(CNRS)和美国休斯顿大学宇航外
延生长中心(SVEC)从事博士后及研究助理工作。(曾于此前后在美国普林斯顿
大学,密西根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明斯特
大学, 丹麦科技大学学习及从事合作研究。)
1997-1999年曾任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北京市
6
Z-102-2-03
高温超导体磁通动力学研究
闻海虎、李世亮、杨万里
1991年3月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
7
Z-103-2-01
有机、聚合物体系的层状组装与功能
沈家骢、张 希
吉林大学:沈家骢院士.浙江绍兴市人。高分子化学家。 1952年毕业于浙江
大学化学系;同年被分配来吉林大学化学系任教,1983年晋升教授,曾任化
学系系主任、
副校长;现任国家教委超分子结构与谱学开放实验室主任
(年龄太大了)
专家推荐
8
Z-103-2-02
有序排列的纳米多孔材料的组装合成和功能化
赵东元、唐 颐、余承忠、屠 波、高 滋
赵东元 复旦大学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
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沈阳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讲师
、副教授。1993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1994-1995年以色列魏兹曼
科学院化学物理系博士后,1995-1996年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6-19
98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系和化学系博士后。1998.12至今上海复旦大
学化学系教授,博导,无机研究室主任
上海市
9
Z-103-2-03
光电功能配位化合物及其组装
游效曾、熊仁根、左景林、张 勇、余 智
游效曾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193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1955年武汉大学化学系学士,
1957
年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现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
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部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
10
Z-103-2-04
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
姚建年、樊美公、付红兵、叶 成、沈玉全
姚建年中科院2000年4月任化学所副所长
专家推荐
11
Z-103-2-05
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
张礼和、张亮仁、方家椿、周德敏、杨振军
张礼和,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学院院长,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
点实验室主任。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有机药物化学家、博士研究生
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7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研究生毕业。19
81年至198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
学院院长,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任中国药学
会副理事长。1998年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
专家推荐
12
Z-103-2-06
有机杂环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及电化学聚合
薛 奇、石高全、金 士、张峻峰、陆 云
薛 奇 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1983年获得美国凯斯西方储留大学博士学位; 1984年在美国凯斯西方储留大学从
事博士后研究。 目前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教育部
13
Z-104-2-01
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符淙斌、季劲钧、温 刚、严中伟、延晓冬
符淙斌 气候学家 大气物理研究所
1939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 1962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毕业,
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
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物理动力气候研究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
14
Z-104-2-02
数字地表模型的多维动态构模研究
陈 军、李志林、朱 庆、蒋 捷、王东华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
1976年12月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学习;
1979年9月起攻读该专业硕士学位(导师为王之卓院士、杨凯教授);
1981-1982年在法国地理院学习遥感技术;
国家测绘局
15
Z-104-2-03
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
郑永飞、赵子福、周根陶、徐宝龙
郑永飞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
实验室主任
1982年初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学毕业,1985年初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硕士研究生毕
业。
1986年底赴德国留学,1991年初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
位,
1992-1993年任德国图宾根大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1993年秋回国,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中国科学院
16
Z-105-2-01
植物性细胞、受精及胚胎发生离体操作系统的创建与实验生物学研究
杨弘远、周 嫦、孙蒙祥、赵 洁
杨弘远 武汉大学
植物生殖生物学家 1933年9月26日出生。植物生殖生物学家。
湖南长沙人。1954 年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留校任教。历任生物系助教、
讲师、副教授、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省
17
Z-105-2-02
中国龙胆科植物的研究
何廷农、刘尚武、刘建全、孙洪发、陈世龙
何廷农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
中国科学院
18
Z-105-2-03
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发生与系统学以及生态学研究
宋微波、胡晓钟、陈子桂、徐奎栋、马宏伟
中国青岛海洋大学教授
“拓荒者”的足迹
——访“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宋微波
本报记者 刘继安 通讯员 纪玉红
日前,当记者在实验室里见到宋微波时,他正埋头在显微镜前。谈起刚刚获
得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宋微波淡淡地一笑,说:“可能是我的运气好吧。
”
其实,熟悉宋微波的人对他的入选一点都不意外。宋微波这个名字,在国内
外原生动物学领域是响当当的:作为中国原生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他是国际刊物
《原生动物学专集》惟一的亚裔编委;早在1992年他就获得了国际原生动物学会
Foissner研究基金奖,迄今他是亚洲科学家中惟一获此奖项者。
宋微波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1985年在海大获硕士学位,198
5-1989年远赴德国波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为青岛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6日第4版
教育部
19
Z-105-2-0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
方精云、曹明奎、李克让、贺金生、朴世龙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
20
Z-106-2-01
人类造血和内分泌相关细胞/组织基因表达谱和新基因识别研究
陈 竺、宋怀东、陈家伦、张庆华、韩泽广
陈 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科院副院长)
上海市
21
Z-106-2-02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研究
杨宝峰、王惠珍、董德利、焦军东、李宝馨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
杨宝峰. 杨宝峰教授90年代先后留学日本和加拿大,在其研究的抗心律失常和离
子通道领域中,首次于国内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学说
1957年12月生人,吉林省松源市人。1976年考入沈阳医科大学药学系,1980年毕
业。工作两年后考入哈尔滨医药大学药理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考入
武汉同济医药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998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2001
年任校长。
教育部
22
Z-107-2-01
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和器件物理研究
郑有炓、张 荣、施 毅、沈 波、顾书林
郑有炓院士. 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专家。
1935年生于福建大田。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 从事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
材料与器件研
江苏省
23
Z-107-2-02
半导体纳米结构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
夏建白、李树深、常 凯、朱邦芬
夏建白.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半导体物理专家。
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
在低维半导体微结构电子态的量子理论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
24
Z-107-2-03
视觉计算理论与算法研究
马颂德、谭铁牛、胡占义、蒋田仔、卢汉清
马颂德科技部副部长 谭铁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5
Z-107-2-04
高速电路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基础研究
李征帆、毛军发、郑 戟、曹 毅、金荣洪
李征帆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于1958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 于1979年调上海交通
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作, 1981-83年为美国Cornell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
26
Z-108-2-01
新型的氧化物磁制冷工质与隧道磁电阻材料
都有为、郭载兵、张 宁、钟 伟、冯 端
都有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磁学教研室主任
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留校工作。1981年提升为副教授。1985年提升为
教授,1990年国务院审定为博士生导师,1985-1988年参加中美凝聚态物理合作计
划(The APS China Program)赴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天文物理系任客座教授。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曾任磁学教研室主任,国家“85”攀登
计划“纳米材料科学”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95”攀登预选计划“纳米材
料科学”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颗粒学会理事长, 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委员,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副
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
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颗粒学会名誉
理事长,
江苏省
27
Z-108-2-02
若干低维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
张树霖、顾镇南、蔡生民、施祖进
张树霖 北京大学 材料物理 候补院士
北京市
28
Z-109-2-01
传热与流动过程数值预测原理及高效算法的研究
陶文铨、何雅玲、宇 波、王良璧、李增耀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 教 授:1986年4月,1939年3月生
学 位 硕 士:1966年5月学术任职 "工业加热"杂志副主编"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工科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主编
--
FROM 10.22.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