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谁说塑料不能降解,扯
小尺度比大尺度反应更快,一般说来,粉末老化降解的时间要不了三个月,两者有可比性。但是你要说,完全分解到一个分子不剩,好象现在也缺乏特定的材料论证……
前面有人说,尺度小了,紫外线碰不到,你不会有类似的想法吧?
【 在 flyingwizard (:))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是小尺度塑料颗粒的降解速度问题,你举这个文章说明这个问题了么
--
FROM 221.193.196.*
以前的破碎是靠人为的,而且后续的降解过程很慢。但是现在看来,虫子也能啃,自然界也能完成这个破碎过程,加快老化降解……由此,超薄塑料袋往风里一丢,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环境问题,降解的速度不会太慢。
【 在 alcoda (不该是尾声) 的大作中提到: 】
: 微尺度和肉眼看不见还是不完全一样吧,1nm的颗粒和<0.1mm(肉眼不可见)的颗粒还是有差距的。另外由于高分子中有各种添加剂,微尺度的降解速率应当会加快,但是否是“无力抵抗”还有待商榷吧,不知是否有资料佐证
: 仅仅从一个塑料袋上的洞就说明PE/PP降解快,证明力还有所欠缺。而且也的确与添加剂有很大关系
--
FROM 221.193.196.*
你说的啊,纯生物崩解,可能只对特定的啮齿类,耗子晚上磨牙适用,说不定还包括啄木鸟。蛀虫蛀的洞,虫子啃的塑料,还是多少吸收了一点东西的,应该是两码事,不应算是纯生物崩解。
袋子放在橱子里,氧气、紫外线的影响有限。仔细看图片,洞的轮廓具有虫子腰身的特征,和花生米上的洞有相似性。
【 在 alcoda (不该是尾声)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物降解和生物崩解还不一样,降解是能够降解为小分子,而崩解只是物理作用,碎裂成小块
: 产生了这样的洞,也有可能是光、氧气或者其他作用造成的,也未必是虫子啃的
--
FROM 221.193.196.*
现在看,就是这个200年有疑问,怕是靠不住。一般塑料有氧化、老化,耐候性测试,懒得查详细数据了。以前,总有压力,觉得这个高分子,特别破坏了环境,现在看来虚妄的成分居多。
【 在 alcoda (不该是尾声)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确实有对PE薄膜的实验,认为200年不能降解。所谓的超薄塑料袋,其尺度跟平常的PE薄膜也差不出一个量级,如果组成类似,那么降解速率也不会快很多。
: 另外,虫子也能啃这一点仍然存有疑问
--
FROM 221.193.196.*
查了,耐辐射差点,其他的很强。
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
除熔融的碱金属外,聚四氟乙烯几乎不受任何化学试剂腐蚀。例如在浓硫酸、硝酸、盐酸,甚至在王水中煮沸,其重量及性能均无变化,也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只在300℃以上稍溶于全烷烃(约0.1g/100g)。聚四氟乙烯不吸潮,不燃,对氧、紫外线均极稳定,所以具有优异的耐候性。
耐辐射性能
聚四氟乙烯的耐辐射性能较差(104拉德),受高能辐射后引起降解,高分子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明显下降。
http://baike.baidu.com/view/33744.htm
【 在 alcoda (不该是尾声)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聚四氟乙烯也许可以
--
FROM 221.193.196.*
十五六年前,还想着发现点什么,不过那会就知道,科学也好,发现也好,只能玩票,不能指着这个过日子。指望发现点什么过生活,饿死好几回都正常。
现在,就想着过好自己的日子,有个老婆在身边过生活,看看小螃蟹、小龙虾吃虫子磕过的花生米。
【 在 melodyoflife (天野郎|如果放不开手为什么不拥抱。。) 的大作中提到: 】
: 碰到笨人真是没辙啊 你知道青霉素是怎么发现的么
: 也不知你会不会有什么成果 将来如果有了 记得bg我 另外记得是别人无私的给你指点 记得回报社会的时候也稍微无私点
: 留此帖为证
: ...................
--
FROM 221.193.196.*
粉末化之后,氧气和紫外线很快可以让塑料无机化,而你说的酶,细菌确实可能做不到,填埋有可能不如晾晒堆放分解的快。
【 在 dribnus (St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该存在的还是存在,也无所谓影响小不小了,并且粉尘有时候危害更大
--
FROM 221.193.196.*
拜托,看看前面的帖子,或者自己去网络上搜塑料老化。
好多人没有碰过这些,还有自己的想法,更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普及常识。
【 在 snoopyzhao (困难不能成为失败的理由,加油!)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确信这样可行?有研究文献吗?
--
FROM 221.193.196.*
专用酶,为什么不转基因造一批专吃塑料的猪呢?这个说法可笑,你觉得生物降解比较纯的PE/PP,是不是有相似之处?自然有丰富之处,比如嗜盐,嗜蒜菌,但是现在的水平远没有到任意设计生物的程度。
塑料降解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关键在思路,不是只有吃了,酶分解了才算降解。
【 在 dribnus (St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俺博士方向就是可生物降解聚脂的应用,别说堆肥了,大部分脂肪族聚脂用专用酶降解都
: 很慢,别说常见的通用高分子材料了
--
FROM 221.193.196.*
关键分歧就在这里,我倾向于认为PE/PP这些东西,粉碎了,露天一放,接触氧气和紫外线,不用太久就可以彻底分解。下面的引文,后面还有很多内容。我认为,从观念,从理论上讲,理解紫外线和氧气的作用很容易,不知道为什么如此之多的人不认同。至于最后的数据,现在还没有找到,比如曝露实验和等效换算结果,粉末多长时间彻底分解等等,但从原理上来看,这些再容易理解不过。填埋,不接触氧气和紫外线,塑料可能很耐久,但是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下,粉末状,很快就完蛋。高分子的结构本身,即使饱和,交联的,C-C和C-H键都非常脆弱。
塑料老化知识
http://www.zs128.com/?dp-bbsthread-9949.html
1 概述:
高分子材料在其合成、贮存及其加工和最终应用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变质,即材料的性能变坏,例如泛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制品表面龟裂、光泽丧失、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高分子材料制品的正常使用。之中现象称为塑料的化学老化,简称老化。从化学角度上看,塑料材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都具有一定的分子结构,其中某些部位具有一些弱键,这些弱键自然的成为化学反应的突破口。塑料老化的本质无非是一种化学反应,它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例如热、紫外光、机械应力、高能辐射、电场等等,可以单独一种因素,也可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结果使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及相对分子量下降或产生交联,从而材料性能变坏,以至无法使用。老化(亦称化学老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它是分子结构变化的结果。化学老化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例如热、紫外光、机械应力、高能辐射、电场等;可以由单独一种因素作用,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结果一般是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即相对分子质量下降(降解)或交联。降解是指高分子链的断裂;交联则是指高分子碳-氢键断裂,产生的高分子自由基相互结合,形成网状结构。降解和交联对高分子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降解使高分子分子量下降,材料变软发粘,抗拉强度和模量降低;交联使高分子材料变硬变脆,伸长率下降。
2 自动氧化
当高聚物与空气接触时,会与空气中的氧尽心化学反应而被氧化,这种氧化反应是“自动”进行的。自动氧化有两个特点:a。高聚物里通常会含有少量杂质,所以氧化反应应通过杂质而自动催化;b。高分子材料里通常加有抗氧剂,所以氧化反应又由于抗氧剂的存在而被抑制。
3 太阳辐射和模拟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到地球外大气层的光是一种连续光谱,其波长在0.7~3000 nm之间。波长在175 n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可被海拔100 km以上大气层中的氧气所吸收[5],海拔15 km的臭氧层吸收175~295 nm以下的绝大多数紫外光。所以只有波长在295~3000 nm之间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
人们把日光光谱分为三部分:紫外光(UV)、可见光(VIS)和红外光(IR)。频率在295~400 nm的紫外光的能量占日光辐射总能量的4~7%。
紫外线,根据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标准ASTM G 113-94规定,定义为波长短于可见光的那部分辐射。
【 在 c2h2c2h2 (飞飞飞扬) 的大作中提到: 】
: ft
: 显然能啊,高分子链氧气紫外线都是无作用的好不好
: 除非你用激光,热效应太强了能让分解
--
FROM 221.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