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绝大多数化工厂都是半死不活。其中赢利的大多数是靠污染环境、污染空气好地下水和
员工恶劣的条件的代价换来的对国外的成本优势
【 在 TuBa (腰缠万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位国外的学者不要以美国的状况推测国内,化工在美国,在西欧等地也许算得上是夕阳产业,在国内还远远不是。大趋势看,德国、美国、日本的经济腾飞都是伴随着化工产业的
: 发展而来的,中国要想把实体经济弄好,必须得有化工的飞跃才行——这是物质基础。
: 就业形势不是最差的,待遇也不最差,发展却是后劲十足,这是个需要20年基础的行业。
: 最底层的技术人员待遇确实比不过程序员,跟金融人士就更没法比,但化工行业里的
: director以上的层级里,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一个百人以内的小厂,年产值可以过亿,
: 其总工级别的技术人员拿到的银子也够得上是每年7位数了。层级差大,正是这个行业的
: 特点,因为底层人员几乎什么都不会,这个跟程序员真不一样。
: 这几年国内地产业赚钱,各行各业都往里冲,做贸易的、做洗衣机的都在搞地产,谁看见
: 搞化工厂的转行干地产了?没必要。
--
FROM 27.18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