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油气田企事业单位:
“2021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现征集相关的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成果论文,鼓励跨专业和多学科成果的论文。
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的投稿、学术报告和技术交流。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监测技术驱动油气高效开发
二、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陕西省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陕西省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
西安华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黑龙江省石油学会
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油气田特种技术增产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省油气井及储层渗流与岩石力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油层物理与渗流力学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期刊:
Springer、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实验地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测井技术、特种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断块油气田、石油钻探技术、油气井测试、录井工程、油气地质与采收率、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等
媒体支持:
Upstream、HXAN、中国石油报、中国化工报、改革网、科技日报等
三、会议内容范围
(一)油气藏勘探技术专题
o 地震勘探及解释技术
o 重力勘探及解释技术
o 磁法勘探及解释技术
o 电法勘探及解释技术
o 地球化学勘探及解释技术
o 油气勘探新技术
(二)油气藏钻完井技术专题
o 老井侧钻完技术
o 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o 欠平衡井钻完井技术
o 大位移井钻完井技术
o 分支井钻完井技术
o 小井眼钻完井技术
o 径向井钻完井技术
o 特殊井钻完井新技术
o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三)矿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专题
o 测井装备与仪器
o 测井解释与应用
o 过套管测井技术
o 随钻地震、测井、测试技术
o 测井地质评价技术
o 测井新技术
(四)含油气盆地评价及油气成藏专题
o 含油气盆地分析技术
o 复杂断陷盆地油气评价技术
o 盆地模拟技术
o 烃源岩分析与评价技术
o 盖层评价技术
o 圈闭评价技术
o 油气运移分析技术
o 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机理
o 成藏模式及理论
(五)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专题
o 精细构造描述技术
o 单砂体精细描述技术
o 天然裂缝定量描述技术
o 储层精细评价技术
o 储层成岩微观定量评价技术
o 储层流动单元定量评价技术
o 地震沉积学表征技术
o 剩余油定量表征与评价技术
o 储量计算及评价技术
o 开发地质建模技术
(六)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专题
o 致密油气与页岩油气渗流实验与理论
o 流固耦合渗流理论
o 微观渗流与数字岩心
o 多尺度渗流实验及模拟理论
o 多场耦合渗流实验及模拟理论
o 高效数值算法及模拟技术
o 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应用技术
(七)复杂油气藏动态监测与分析技术专题
o 试油试采技术
o 地层测试器测试技术
o 示踪剂监测解释技术及应用
o 电位法水驱前缘监测技术
o 油气井压力试井解释及应用
o 油气井动液面监测技术
o 井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
o 注入剖面测井技术
o 产液剖面测井技术
o 套损井监测技术
o 动态监测与分析新技术
o 非常规多段压裂水平井监测与分析技术
o 非常规油气藏动态分析技术
(八)低渗/致密油气高效开发技术专题
o 低渗/致密油气储层单砂体精细刻画技术
o 低渗/致密油水平井补充地层能量技术
o 低渗/致密油水平井找堵水技术
o 低渗/致密油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
o 低渗/致密油老区综合挖潜与治理对策
o 低渗/致密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九)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专题
o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技术
o 页岩油气测井解释技术
o 页岩油气储层评价技术
o 页岩油气体积压裂技术
o 页岩油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十)缝洞型油藏勘探开发技术专题
o 缝洞型油藏缝洞体雕刻与储量评价技术
o 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分析评价技术
o 缝洞型油藏监测与生产动态分析评价技术
o 缝洞型油藏高效注气注水技术
o 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十一)高含水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专题
o 高含水老油田调剖堵水技术
o 高含水老油田聚合物驱技术
o 高含水老油田剩余油精细描述及挖潜技术
o 高含水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十二)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专题
o稠油注蒸汽提高采收率技术
o稠油火烧油层开采技术
o稠油化学降黏开采技术
o稠油出砂冷采技术
(十三)油气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专题
o 油气田勘探数字化与智能应用技术
o 油气田开发物联网及其应用技术
o 高性能计算、存储及云服务技术
o 油气田开发模拟仿真及虚拟现实技术
o 油气田开发大数据及机器学习技术
o 油气田开发应用软件及其数据库标准
o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业互联网与智能控制
o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知识发现与机器学习
(十四)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专题
o 煤层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
o 煤层气及煤系气合采机理
o 煤层气排采技术与工艺
o 煤层气增产改选技术
o 煤矿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技术
o 煤层气地面集输技术。
(十五)资源管理与评估技术专题
o 资源分类与管理系统、规范和编码
o 资源/储量评估技术和案例研究
o 一体化/可持续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
o 资源管理与评估数字化工具与数据库
(十六)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及预测专题
o 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与成因分析
o 深层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
o 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
(十七)其它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专题
o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技术
o 油砂、油页岩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
o 天然气水合物、油砂矿测井解释及评价
o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形成及分布特征
o 其他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四、论文征文要求(含征集报告人)
1、摘要截止日期:2021年1月31日
全文截止日期:2021年3月31日
2、会议论文投稿格式要求:
大会拟征集学术性论文,要求中英文题目、字数235~450的中文和英文摘要,以及中英文关键词3-5个。摘要高度概括全文学术、技术要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需包含四部分内容:(1)研究目的和范围(30-75字);(2)方法、步骤和过程(75-100 字);(3)结果、认识和结论(100-200 字);(4)创新点、技术贡献和意义(30-75 字)。论文必须具有原创性,未在任何刊物和会议公开发表。论文题名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摘要要求通过网站 (ifedc.org) 注册提交。
附上作者中英文简介,包括:姓名 ( 出生年- ) ,性别,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
3、会议全文提交要求严格按照论文模板编辑(论文模板从会议网站ifedc.org下载),否则会务组拒绝接收稿件。
4、论文发表情况:
会议收录的英文论文由Springer Nature正式出版并实现EI/SCI文献库收录;会议收录的中文论文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有限公司正式出版;优秀论文推荐到核心期刊优先发表。
五、会议配套技术展会
本次会议提供配套的学术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展示会,提供有关单位和学者与参会者间的交流活动,实现石油行业信息和技术的共享。需要预定展位的单位,可与会务组联系。
六、优秀论文评选
为了促进本学科方向的技术发展,会议期间将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同时设立专项的优秀学生论文奖,鼓励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获奖方式为学术委员会组织同行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评议的方式。优秀论文经审核通过可优先推荐核心期刊发表。
七、会议地点及时间
会议地点:青岛 会议时间:2021年9月16-18日
八、会务组联系方式
中文论文联系电话:029-88383067 邮箱:sgpx2@xsyu.edu.cn
英文论文联系电话:029-88271228 邮箱:paper@ifedc.org
会议网址:www.ifedc.org
--
修改:ipptc FROM 1.80.144.*
FROM 1.8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