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法国人伊夫·肖万、63岁的美国人罗伯特·格拉布和60岁的美国人理查
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
伊夫·肖万目前在法国石油研究所担任名誉所长职务。1970年,肖万发表重
要论文,阐明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反应机制,这一机制解释了此前有关烯烃复分解反
应的各种问题。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后来在实验中为这种机制提供了有
力证据,同时开发出实用有效的新型反应催化剂。这些发现为合成有机分子开辟了全
新途径。
罗伯特·格拉布23岁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3年后获哥伦比
亚大学博士学位。他于1969年至1978年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副
教授,1978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化学系教授至今。格拉布自大学毕业起就在
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和《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格拉
布开发出的催化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
理查德·施罗克22岁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26岁便获哈佛大
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他1975年起在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任教,1980年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迄今已发表400多篇学术
论文。
获奖的法国科学家是伊夫·肖万(Yves Chauvin)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美国科学家里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伊夫·肖万出
生于1930年,法国石油研究所教授;罗伯特·格拉布出生于194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
院教授;理查德·施罗克出生于194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29万美元,三位科学家将分享
这一奖金。
诺贝尔委员会在授予这三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的文告中称,他们是因在有机化
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而获奖的。这一方法是研究碳原子之间的化
学联系是如何建立和分解的,是一种产生化学反应的关键方法。
文告称:“他们所发现的复分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工业,主要用于研发药品和
先进塑料材料。”
换位合成法的发现,将为化学工业制造出更多新的化学分子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
,例如可制造出更多新型药物等。只要能够想到,没有哪一种新的化学分子不可以制
造出来。
我们知道,所有有机物质都含有碳这种化学元素。碳原子可形成长的链条和链环
,将氢和氧等原子固定在一起,形成双原子化学分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以这些碳
混合物为基础,不过所有生命体都可以通过人工有机合成而成。
英文metathesis意思是“换位”,在换位反应中,双原子分子可以在碳原子的作
用下断裂,从而使原来的原子组改变位置。当然,换位过程要靠某些特殊化学催化剂
的帮助才能完成。打个简单的比方,换位合成法就类似于跳舞时两对舞者相互交换舞
伴。
早在1971年,伊夫·肖万就能详细解释换位反应的化学机理,说明是何种金属化
合物能够充当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现在,换位合成法的“处方”已经为世人所
知。如果可能,下一步的任务就是研制具体的催化剂。
理查德·施罗克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出可有效用于换位合成法中的金属化合物催
化剂的科学家。这已经是1990年的事情了。2年之后 ,罗伯特·格拉布斯研制出一种
更好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空气中很稳定,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用途。
换位合成法在化学工业中每天都在应用,主要用于研制新型药物和合成先进的塑
胶材料。在上述三名科学家的努力下,换位合成法现在变得更加有效,反应步骤比以
前简化了,所需要的资源也大大减少,材料浪费也少多了;使用起来也更加简单,只
需要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就可以完成,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降低。换位合成法使人们
向着“绿色化学”又迈进了一大步,大大减少了有害废物对人们的危害。
换位合成法再次证明基础科学对于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非常重要。
下面是他们三个的英文简介连接:
http://www.cce.caltech.edu/faculty/grubbs/
http://www.academie-sciences.fr/membres/C/Chauvin_Yves.htm
http://web.mit.edu/chemistry/www/faculty/schrock.html
--
FROM niu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