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falling1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小时候就是把西游记和三国原著看完,古文就通了一半了,其实明清小说类似桥梁书的作用,半文半白,很适合在读古文之前学习。后来又看了不少,水浒红楼,三言二拍,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好逑传之类的,不过三言二拍我感觉属于糟粕。再后来就是唐诗宋词,史记,两般秋雨庵,文心雕龙,资治通鉴都看了一遍,最后把四书五经都看了。其中间杂着看了不少历史故事,类似清史演义,反正各朝代都翻过了。我的语文成绩始终是全班第一。并没上过什么大语文,就是兴趣驱使,把这些都读透了,语文一点问题没有。现在高思的大语文课程我也给孩子看了,感觉讲得不错,能给你提纲契领,讲一下起源和背景,帮助孩子理解,不过一堂课20分钟就想把一个话题讲透是不可能,还是要配合平时的吸收。看一本好书真是一种享受,不是只为了考试。
: 其实上学之前我一个字不识,就是我爸喜欢文学,我家到处都是书。他还总想当诗人,买了不少修辞学之类的书,后来我发现有一些是中文系本科的教材。他买什么我就跟着看,就这么熏陶出来的。不过看古书真的特别要注意帮孩子筛选,我那时候都不知道哪些该看,家里没有的我就去图书馆借,什么都看,有些封建糟粕的都看过,其实这对没有分辨力的孩子不太好,家长应该帮忙把关。
PS,我看书面有点窄,净看文学的,语文倒是没问题,但是现在孩子随口问我个科普问题我就得去百度,还是应该拓展一下知识面。我儿子跟我相反,不喜欢文史,就爱看科普,看了几年倒是知识面很广,但语文成绩不行,我还得帮他拓展文史类的。另外还应该注意让孩子实践,知行合一,我感觉我小时候光看书有点书呆子,到了工作以后才好一些。
一切都是命吧。遗传力量太强大,根本不需太多外力,熏陶足矣。我父亲是他们那所大学第一届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童年时代我太无聊只好看父亲从办公室带回家的半月谈、瞭望、新华文摘、各种党报、参考消息。另外家里订阅的法制周报、文摘周报我也爱看。但我家从不买四大名著。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新华文摘竟然是国内文科刊物中最顶级的。而我,居然小学就开始囫囵吞枣阅读上面的文章。我通常先看其转摘的中篇小说,比如池莉的《烦恼人生》,一下子把我带入了新写实小说的世界。我一个小学生居然看明白了一个中年人的烦恼,对于社会上那套黑暗我迅速知晓,以至于初中班主任说我早熟。小说看完还是无聊,我就翻阅文学评论,至今还记得一个叫“雷达”的评论家写得不错。实在没书看的时候,再翻一番哲学、中文、历史类文章。原本我的政治成绩出奇的好,高中政治老师经常都觉得水平还没我高,但我妈整天念叨:万万不可从事政治相关职业,因为我们家族男性成员都管不住那张嘴,稍不留神就可能挂了。
结果,稀里糊涂,我选了理工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今,屌丝如我,只能在网上抒发怀才不遇,贻笑大方了。
另外,我古文非常差。因为我父亲也很差。原本我爷爷奶奶都是中医,但他们没有将医术传给任何子女,原因就是我父亲那辈人,没有个古文好,而中医的基础就是古文底子。我爸从不看古文,我也非常厌恶古文,我初一还特有想法,在黑板报上撰写了一篇文章“凭什么让我们背古文”。结果就是,从此以后我不看任何古文,高考古文背诵我靠蒙,古文我都看不懂,也算是另一桩贻笑大方了。
--
FROM 114.24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