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杨东平:学生逃离自己的学习领域,是教育的失败
我觉得杨东平说的挺有道理的,很多观点一针见血,就应该让名校的校长和老师流动起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存在实际上就制造了客观的不平等。
另外一个问题的根源没进行分析,家长的问题,现在这批孩子的父母有一部分是靠高考改变了命运,害怕孩子在竞争中被淘汰,找不到高工资的饭碗。另外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实际上高考的淘汰者,之前没有实现的想法落在孩子身上,自然就会跟风了。
领跑,超前学习,就成了现在这状况。
【 在 hyk84 (咕咕)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这么认为,有些东西太深太难,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讲,都是没有必要学的。有一半的
: 初中毕业生,要分流到职高或社会。更没有必要学。
: 如果学生升入高中,到时该懂的学生自然就懂了。
: ...................
--
FROM 111.192.165.*
国内有些管子工,维修工也比有些大学教授赚的多了
只是那种活又脏又累没人愿意干而已
美国的情形一样,况且美国能混到教授哪能那么容易
【 在 tigereatmeat (秀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社会贫富差距大啊。不像美国,管子工挣钱比教授多啊。
--
FROM 111.192.165.*
社会环境对低学历者不友好确实是主要因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大部分家庭没有殷实的家底,再不好好读书,想生活的舒适点很难。传统中国人又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即使家境殷实,也希望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拿到高的学历
【 在 hyk84 (咕咕)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是这样的现象。目前的社会环境对低学历者似乎不够友好,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方式,在大多数父母们看来,
: 可能就只有升学,惟其如此,才可能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
: 但不可能每个人都上大学,都上好大学,也没有必要。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改善社会的观感,
: ...................
--
FROM 111.192.165.*
大环境就这样,想不落后只能这样
我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些改变
没有逼着娃专门上课外的语数外辅导班
改变也只是在小学期间增加了文体科技类的课外班
虽然没有参加线下辅导班,但是参加了线上语数外的学习
另外,给娃买了大量科技类书籍
让他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
【 在 hyk84 (咕咕)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没有办法,为什么不改变?
--
FROM 111.192.165.*
马云高考考了3次才考上,如果能达到马云十分之一,让我高考复读十次也行哈哈
【 在 HaiJiaoCN (HaiJiaoChan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云一个翻译,改行当老板,是不是失败
--
FROM 111.192.151.*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完全不受那些领跑的影响也不可能
只能想办法找出跟其他专门上语数外课外班孩子的差异点
用差异化弥补短处
【 在 hyk84 (咕咕)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还不错
--
FROM 111.192.151.*
这个例子落在你推崇的学习英语的角度同样适应
大部分工作不需要说一口地道的英语,甚至根本用不到英语
这些年过分的疯狂的追求英语学习
耗费了大部分中国孩子的精力
【 在 smallpapaya (小木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种到最后是无所谓的。社会上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并不需要多高深的数理,有一部分人好足够了。看社会需要什么了。
--
FROM 111.192.151.*
可能对中国孩子在学什么想多了,有中文版的DK系列丛书,不用牵扯到英中转化,很多都是国内在相应学科的研究员级别翻译的,比中国孩子通过学英语了解这些知识更快捷方便,理解的更准确,在获取知识方面,英语远远不如汉语
【 在 lunarain () 的大作中提到: 】
: re
: RAZ里二年级就讲磁场,三年级就有直流交流电,中国孩子小学都在读风花雪月,到初中才接触这些,可不得磨五年。
--
修改:pumc FROM 111.192.147.*
FROM 111.192.147.*
中文科普类读物不多,说明国内在这方面有弱点,引进别人优秀的读物不挺好吗,总比一个中国孩子通过学习英文学习科普来的强吧,说实话我觉得大部分孩子也就读了,对里面的概念根本就理解不了
【 在 smallpapaya (小木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中文科普读物不多,靠英文读物翻译。
--
FROM 111.192.147.*
你买的DK的中文版的书太少了
【 在 lunarain () 的大作中提到: 】
: DK中文我们也有,说实话涉及的面也太小了。关键是字小,书重,不适合兴趣式阅读,查资料用还可以。
--
FROM 111.19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