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二十岁不狂,没出息』
『三十岁犹狂,没出息。』
为什么不要让孩子读 弟子规?因为老师的价值观可能会决定学生的人生观。
弟子规 的作者不过是清朝一个落第秀才,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娃娃没出息,最好还是离这种糟粕远点。
找几段 弟子规 来看看:
『话说多,不如少』
『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这几句话,大致上表现了书中的主旨:
『克制与服从』
这样子训练出来的学生大抵只会唯唯诺诺,没有什么大出息。
《弟子规》的作者叫李毓秀,他的人生简历是这样的:
李毓秀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一生实际上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传奇的故事。
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图科举之路。
在多次科举不中后,李毓秀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有史记载,李毓秀办学还是很不错的,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时任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当地人尊称为李夫子。
而李老师的一生就在这样安稳而祥和的生活中默默结束了。
李毓秀老师一生最高学位是秀才,主要职业经历是一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
这样的人,放到今天的社会中,大概就是个考研多年,受限于个性与人生经历的限制导致没有太大成果,在家乡开个补习班的老学者吧。
老实讲,这个人不是那种奸诈阴险的坏人,也不是像其他答案里回答的那种一点都不值得尊敬的人,但是敢问,各位家长想把孩子训练成这样吗?
由于各种因素,李老师写出来的『教材』-《弟子规》充满了『克制与服从』的压抑。
清朝不是只有《弟子规》这本关于儿童启蒙的读物而已,同样流行有一本专门论述启蒙教育的《教童子法》,我在此就不贴大段原文了,只取书中几段类似的概念来对比一下:
『学生二十岁不狂,没出息』
『三十岁犹狂,没出息。』
『学生是人,不是猪狗。』
『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
『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
『人皆寻乐,谁肯寻苦?』
『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差很多?为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想法这么灵活?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作者的人生简历。
《教童子法》的作者是王筠:
王筠是清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清史稿》对他有专门列传。王筠先生本人自著书50多种,勘订他人书60余部,计数百卷,可谓著作等身,在当时号称“儒宗”。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有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与段玉裁、桂馥、朱骏声并称说文四大家。
王筠是道光元年举人,以国史馆誊录议叙选山西乡甯知县,父亲王驭超,官至寿州知州,二弟王简,嘉庆己卯、庚辰联捷进士,三弟王篖,道光己亥副榜,四弟王笵,道光辛丑进士。
介绍完毕,让我们来公平对比一下两位作者的人生:
『秀才』对比『举人』,
相当于『本科毕业』对比『硕士(或博士)毕业』。
『创办敦複斋讲学』对比『叙选山西乡甯知县』,
相当于『补习班主讲老师』对比『县长』。
这且不言王筠的家人都是当时考试的胜利人士。我无意用一个人的地位成就来判断是非,这样真的很廉价,杜甫一世最高得从八品小吏也无损其的伟大。但是,如果今天这两位学者同时开班授课,你会想要自己的孩子到哪一位老师的课堂上读书呢?
王筠:鼓励个性,鼓励才华,重贯通,重理解,重兴趣,而且尊重人性。这是当时精英阶层的教育观念。
李毓秀:
听话、服管,念、背、打、然后还得要孩子感恩痛哭流眼泪,跪着给长辈洗脚忏悔鞠躬。这是当时平民阶层的教育观念。
孩子的将来,很大程度上从启蒙就决定了。今天孩子手里的教材,几乎意味着他未来的上限。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