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难以接受的一类语文阅读考题
你这个例子还是不太一样。
说唐宋时期的刺绣如何如何,正常的理解是讲的是唐宋时期的刺绣的共性。如果唐朝的刺绣做工不精致而宋朝的才精致,那作者是不能说唐宋时期的刺绣做工精致的,否则是要算语病的。
而且四大名著出现于明清时期并不等于各有四大名著是明清时期的共性。
顶多可以质疑的一句就是“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也许宋朝并不盛行用刺绣作书画而是流行用刺绣作饰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是有义务说明宋朝和唐朝的差别而不是笼统地说唐宋时期。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从逻辑的角度来讲讲为什么答案应该为“错误”。
: 原文说的是唐宋时期盛行以刺绣作书画、饰件。
: 不等于唐朝盛行以刺绣作书画、饰件。
: ...................
--
修改:tigereatmeat FROM 69.131.149.*
FROM 69.131.149.*
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你是作者,你是不能这么写的。既然是说唐宋时期的刺绣如何如何,就应该写共有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应该另起几句分别叙述。否则算语病,或者文理不同。起码我帮人改文章,碰见这样的句子,是一定要求作者重写的。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题就是四件事
: 刺绣施针均匀
: 刺绣设色丰富
: ...................
--
FROM 69.131.149.*
不不不,这跟文字的语法词法没有任何关系,是与文字无关的写作逻辑问题。
【 在 liluo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文经常这样含糊。。。
: 你这是英文标准
: :
--
FROM 69.131.149.*
但是辣椒或者土豆传人中国的时间是有排他性的,它只能是在某一个时间点发生的,要么是清朝传入的,要么是明朝传入的,这样写就没有歧义。
而做工精美也好,用于饰品也好,都是唐宋可以共有的特性。所以读者第一时间是可以理解成共性的。否则只能怪作者行文不严谨。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跟史实没关系
: 这完全是逻辑
: 既然说是唐宋
: ...................
--
FROM 69.131.149.*
比方说啊,舒克和贝塔会开飞机和坦克,看见这句话,正常理解就是他们两样都会开啊,后面的谓语是它们的共性。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到“唐宋刺绣”这个主语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唐朝的刺绣做工极烂,那我们还能不能说唐宋刺绣做工精美呢?我们不能说宋朝的刺绣做工精美,所以唐宋刺绣做工精美吧?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 可以是共有的特性
: 那也可能不是共有的特性
: 原句给你某类技术在一个历史阶段里的情况
: ...................
--
修改:tigereatmeat FROM 69.131.149.*
FROM 69.131.149.*
如果还有上下文,那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借鉴。
但是如果只有这一句的话,作为作者,是一定要避免出现这样的歧义的:主语后面跟的谓语是要说明主语的性质和情况,如果可能有歧义的时候,应该加入更多的语言元素(例如“或者。。或者。。”)加以准确的区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 你这就理解错了吧
: 其实这俩都是明朝进的中国
: 只不过有记载辣椒到清朝才上餐桌 之前是观赏植物
: ...................
--
FROM 69.13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