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文阅读 非虚构vs虚构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小时候读的虚构类多,随着年龄增长,非虚构类的比例越来越高。前几年,基本上读的都是非虚构类。后来意识到虚构类阅读的作用,又有意识增加比例,现在每年保持大概20%-30%的非虚构类阅读。
顺便说,我也学的是工科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们不仅要提高虚构类文本的阅读能力,还要提高非虚构类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在数量上也有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初期虚构类文本阅读量达到70%,远远超过非虚构类的30%;到了初中,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文本的比例各占50%;而在高中阶段,非虚构类的比例达到70%。年龄越高,非虚构文本的比例越高。
:
: 这种比例科学不?是否中文阅读也类似?
: ...................
--
修改:ailh FROM 221.223.103.*
FROM 221.223.103.*
虚构类的有助于激发想象力,理解人性,还可以描绘史书中不记载的普通人的命运。比如读历史书,都是大事和大人物,但是读历史小说,随便举个例子《四世同堂》,就可以生动地体会到抗战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虚构类的更容易启蒙?
:
:
--
FROM 221.223.103.*
我现在读虚构类的目的,主要是更好地理解人。只有在虚构类书中,才有对人物心理、动机、情感的细致描写和刻画,毕竟人除了理性的一面,还有感性的一面。
我们家孩子是从虚构类开始,逐渐增加非虚构类比例。我认为孩子读故事书有很大益处,比如增加想象力,特别是对低龄的孩子;还有就是增加词汇量,从故事和人物中获得情感共鸣,理解人做事的动机和感受。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年虚构类阅读的作用具体是什么? 调节情绪?体验文字之美?
: 业余我也看了一些文史社科类材料。但是大部分是用理科方法(如统计)去分析解读。
: 这种应该也算非虚构类
: ...................
--
FROM 221.223.103.*
概述和描写是不一样的啊
我们以前的历史课本很多概述,饿殍满地,民不聊生,看了没有任何情感触动,但是看到《四世同堂》中天真可爱的小妞子活活饿死,读者就会有激烈的情感震荡,会对当时老百姓的状态有了更深入和直接的理解。比如读《一句顶一万句》,从中感受到的那种中国式的孤独是刻骨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好的作家都是有广泛生活观察和体验的,书中的人物在生活中很有代表性,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而且对和自己不同的人也会多了一分理解,不管是《无声告白》中压抑的青春期女孩,还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艺术家。
就比如说看电视剧剧情梗概,和直接看电视剧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学作品就像电视剧一样,生动地展现了画卷,让读者自己从中有所体会,无论是情感和观点。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可以理解
: 小说是否更为了降低读者接受难度?
: 比如让读者去看小说 体味抗战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
: ...................
--
修改:ailh FROM 221.223.103.*
FROM 221.2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