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文阅读 非虚构vs虚构
《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们不仅要提高虚构类文本的阅读能力,还要提高非虚构类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在数量上也有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初期虚构类文本阅读量达到70%,远远超过非虚构类的30%;到了初中,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文本的比例各占50%;而在高中阶段,非虚构类的比例达到70%。年龄越高,非虚构文本的比例越高。
这种比例科学不?是否中文阅读也类似?
我自己本人学工科,从小感觉非虚构阅读(科普、新闻、历史地理类等)也远远超过虚构阅读。
--
修改:zim FROM 116.21.181.*
FROM 116.21.181.*
可能虚构类的更容易启蒙?
【 在 smallpapaya (小木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我也想知道。直觉是虚构类有助于情商发展。我孩子是中文虚构的多,英文非虚构的多。
--
FROM 116.21.181.*
成年虚构类阅读的作用具体是什么? 调节情绪?体验文字之美?
业余我也看了一些文史社科类材料。但是大部分是用理科方法(如统计)去分析解读。
这种应该也算非虚构类
现在的疑问是,孩子读书,是不是应该学英文那样,先偏虚构类,再慢慢过渡到非虚构类?
【 在 ailh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小时候读的虚构类多,随着年龄增长,非虚构类的比例越来越高。前几年,基本上读的都是非虚构类。后来意识到虚构类阅读的作用,又有意识增加比例,现在每年保持大概20%-30%的非虚构类阅读。
--
FROM 116.21.181.*
这个可以理解
小说是否更为了降低读者接受难度?
比如让读者去看小说 体味抗战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
比直接告诉读者“抗战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
要容易?
例如 演义 这个词。
可能还有一些原因是为避嫌?
也有可能作者在小说里都没什么具体意图,但是广大吃瓜群众却过度解读?
【 在 ailh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虚构类的有助于激发想象力,理解人性,还可以描绘史书中不记载的普通人的命运。比如读历史书,都是大事和大人物,但是读历史小说,随便举个例子《四世同堂》,就可以生动地体会到抗战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
--
FROM 116.21.181.*
我就喜欢看那种电影/小说的解析文章后再去看电影/小说
可能这种方式更懒更直接
【 在 ailh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概述和描写是不一样的啊
: 我们以前的历史课本很多概述,饿殍满地,民不聊生,看了没有任何情感触动,但是看到《四世同堂》中天真可爱的小妞子活活饿死,读者就会有激烈的情感震荡,会对当时老百姓的状态有了更深入和直接的理解。比如读《一句顶一万句》,从中感受到的那种中国式的孤独是刻骨的。
: 就比如说看电视剧剧情梗概,和直接看电视剧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学作品就像电视剧一样,生动地展现了画卷,让读者自己从中有所体会,无论是情感和观点。
: ...................
--
FROM 116.2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