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事。
1、“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学校考试就那回事,能难到哪儿”。
不知道你是否或多或少,跟孩子表达过这种意思。我猜,应该是表达过。
这种话或意思,又伤人,又无聊。你可以试着和你儿子互换一下,看看你自己听后会怎么想。
另外,你可以考察一下自己。比如,如果把你扔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你自己会怎么表现。如果手足失措,或张扬表现,那么我觉得根源可能在你这。
2、“怕打差了被我们说,或者是我们家长给的压力造成的”
能问出这种话,那么基本可以肯定,就是“怕打差了被我们说,或者是我们家长给的压力造成的”。
3、“我们也肯定是想孩子打好,但也都在尽量做到不在意结果”
“尽量”一词以及完全表明:肯定是十分在意结果了。
4、“当然赛后会和他分析哪些方面应该提高之类的”
通常来说,赛后分析或试后分析,是给孩子巨大压力和心里暗示的一种有效手段。
从你的描述来看,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你们夫妻俩。年幼的时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安全感;对待孩子的问题,简单、粗暴,没有根据孩子的现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没有注意观察过孩子,没有同理心。
个人建议,很多人认为小孩子的性格在小时候就定型了。但是,我接触的,以及我听比较有经验的老师说的,似乎并不那么绝对。所以,我觉现在家长做一些改变,其实,还来得及。
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放下,令孩子感到安全和支持。
第一,放下学校的考试。
我觉得,不论是学校的数学、语文、英语、几何等课程,具体学什么,其实意义不大。这些东西,从小学到高中,会至少重复三遍。这里面最重要的,其实是培训逻辑思维方式,但是,其实,我们学习的时候都本末倒置了。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帮忙,就用几何的逻辑,把这些学科给解构了,可能小孩对学术不感兴趣,但是,应付高考肯定绰绰有余了。
第二,放下网球。
实际想想,网球练得再好,最终目标可能也就是个网球教练。如果只是想自己娱乐,那么考不考试似乎也无所谓。
第三,改变说话和思考方式。不要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缺乏情商的话,比如说“学校考试就那回事,能难到哪儿”。
第四,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学习、运动的乐趣。
【 在 Wawrin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年纪期末考试要早点到,我只管催他别磨蹭,后来回家听他妈说,他吃饭时就眼泪咕嘟的,说怕考试。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学校考试就那回事,能难到哪儿!
: 然后打他打比赛,隔几分钟就要去上厕所,在比赛中会说累了手没劲了,会把赛前无前紧要的事联系起来,比如说刚才在热身时热过头了,候场时不该和别人多了。在赛场上准备时也蹲在地上或坐地不起,显得真是累的没法坚持了似的,局间休息时就拖着不上场,说还得在歇会儿。其实所有孩子都和他一样,有比他小的,还有比他打的时间长的,都没有他那个累法。
: 我知道这应该是个借口,是有压力,也问过是不是怕打不好,怕打差了被我们说,或者是我们家长给的压力造成的?
: ...................
--
FROM 49.1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