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是谣言吧
非京籍绝大多数不会参加中考就回户籍地了。
【 在 pumc (和协)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80%户籍孩子能上高中
: 东城西城海淀比例更高
: 不能只看小学入学人数,还有大量非京籍的孩子
: 到中考自然就分流了
--
FROM 117.136.0.*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选择职高,本地人应该不少。
【 在 pumc (和协)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要看什么样的家庭
: 有些家庭在北京上职高,也比初二回老家上高中强
: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非京籍绝大多数不会参加中考就回户籍地了。
--
FROM 123.112.241.*
是,我听说过一个本地孩子就是职高毕业,参加各种国际电子设计大赛,拿过不少奖,后来进了公司一路高升,挺厉害。
【 在 pumc (和协)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也有很多农村人口,城市底层人群,不是所有的本地人都光鲜亮丽
: 我退休同事的一孩子是公交车司机,当然也有车有房
: 还有很多在我们这入职的孩子,二十多岁,很多就是职高毕业
: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3.112.241.*
关键是孩子得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否则只能随大流。
【 在 pumc (和协)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也是个例,一般是孩子偏科比较严重,普通家庭也没那经济实力或者办法去帮着补课,中考被涮下去的,但不代表这类孩子不聪明.能在社会上混的风生水起的,有自己的优势
: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我听说过一个本地孩子就是职高毕业,参加各种国际电子设计大赛,拿过不少奖,后来进了公司一路高升,挺厉害。
:
--
FROM 123.112.241.*
除非专科,否则咋能匹配,很多时候学业教育也只是学个基础知识。
【 在 pumc (和协) 的大作中提到: 】
: 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这个怎么说呢,有时候也是碰运气,我们所谓的喜欢不喜欢,擅长不擅长,也没有绝对一说
: 不过,从自己或身边的各种人的经历来说,学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表现,很多时候不匹配的.
: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关键是孩子得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否则只能随大流。
--
FROM 123.112.241.*
土木去it这种情况可能少,不过这个也可能真是职业需要的,比如土木行业需要的专业软件,而且未来这种交叉专业职业的需求可能会更多,是不是本科后面应该再设置一个职业技能学习过程?
【 在 pumc (和协)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国内的教育,高考所选的专业即专科,大学教育再基础,也花费了四五年以上的时间,大部分人会在所选的行业内就业.这种选择也很正常,毕竟有4年以上的基础.就业市场也很直观,学土木工程的,一般不会去it行业就业吧?
: 现在本版大部分人是着眼于高考,不管是211,985,还是清北,后续还有一个专业选择的问题,即使再好的学校也有热门专业,冷门专业. 在国内,大部分就业,职业的选择还是与专业相关的.能跨行业的毕竟是少数.这种氛围决定了学业教育的结果与进入社会的发展会不匹配.
: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除非专科,否则咋能匹配,很多时候学业教育也只是学个基础知识。
--
FROM 123.112.241.*
这种跨专业的人才确实厉害。
【 在 lilyhouse (hous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有个高中校友大学转专业,从计算机转土木了,早早囤了几套房实现财务自由了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土木去it这种情况可能少,不过这个也可能真是职业需要的,比如土木行业需要的专业软件,而且未来这种交叉专业职业的需求可能会更多,是不是本科后面应该再设置一个职业技能学习过程?
:
--
FROM 123.112.241.*
也许人家是真的喜欢土木,计算机是爹妈给选的,哈哈
【 在 lilyhouse (hous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眼光有魄力,那时计算机专业的录取分特别高,居然转到低分专业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种跨专业的人才确实厉害。
:
--
FROM 123.112.241.*
这话不错,就是人的精力有限,学不过来,要是人的精力再多点就好了。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聪明人干啥都行
: 我同学自己说的,报的计算机,调剂到我们专业了
: 前几天发了science
: 【 在 lilyhouse (hous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3.1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