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教育,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那没事,奖学金只是“伴生物”,不是人们用来拼命的筹码就行。
【 在 Realpig (小毛兔你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条件好的不会为了奖学金去报班过度学习
: --这条就错了
: 他的家庭对他要求高,对于他不是过度学习
:
--
FROM 117.136.0.*
再说,努力争第一也是好事
【 在 Realpig (小毛兔你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条件好的不会为了奖学金去报班过度学习
: --这条就错了
: 他的家庭对他要求高,对于他不是过度学习
:
--
FROM 117.136.0.*
其实现在的大学里也有奖学金,但是好像大多数人都没有拿那个当目标。
【 在 Realpig (小毛兔你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条件好的不会为了奖学金去报班过度学习
: --这条就错了
: 他的家庭对他要求高,对于他不是过度学习
:
--
FROM 117.136.0.*
不会,现在是因为学习结果跟各名校挂钩,而且这期间孩子未成年,只能靠父母给做决策,如果本科以后再考名校,真正的独木桥是在本科进研究生这里,但是这时候学生已经22岁了,完全可以准确判断自己的能力了,这时候你是想找机构还是自己学那就看你自己了。
【 在 Realpig (小毛兔你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执行结果,和现在一样,大家拼学习
: 还是大家都累
:
: 区别之处在于富人家孩子多一份奖学金
--
FROM 117.136.0.*
你是说高智商人群吗?那个毕竟是极少数,再想别的办法。
【 在 Realpig (小毛兔你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22岁一律读研究生@@
: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会,现在是因为学习结果跟各名校挂钩,而且这期间孩子未成年,只能靠父母给做决策,如果本科以后再考名校,真正的独木桥是在本科进研究生这里,但是这时候学生已经22岁了,完全可以准确判断自己的能力了,这时候你是想找机构还是自己学那就看你自己了。
--
FROM 117.136.0.*
嗯,后面提到了,确实不允许,所以也要设置固定门槛。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还不如先普及12年义务教育
: 问题是国家好像条件不允许
: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1、本科教育就近入学(只能进本区域本科学校,农村学生进入所属市区本科院校学习),各省市设置研究生学校,只招收研究生,而当下的部分名校也只培养研究生,不招收本科生。
--
FROM 117.136.0.*
只是把高考这座“独木桥”移到本科后面去了。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还不如先普及12年义务教育
: 问题是国家好像条件不允许
: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1、本科教育就近入学(只能进本区域本科学校,农村学生进入所属市区本科院校学习),各省市设置研究生学校,只招收研究生,而当下的部分名校也只培养研究生,不招收本科生。
--
FROM 117.136.0.*
那不就是自愿了
【 在 Pandora (没有天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一边二胎三胎,一边拼自己的独木桥?
: 蛮好
: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136.0.*
为啥?你以为现在这种模式就可以避免二胎三胎跟考学冲突?现在多少大学毕业生都是二十五以后才结婚,三十岁以后才生娃。而且本科毕业后毕竟成年很多年了,想往上考,自己的实力、结婚、生娃这些必然心里有点数了,要有所权衡。
【 在 Pandora (没有天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真,你该去当部长
: 你比现任还要狠
: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3.112.246.*
嗯,那时候肯定不行,就近入学需要国家有钱。
【 在 USSRCCCP (USS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一次搞中学就近入学的是1966年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 1、本科教育就近入学(只能进本区域本科学校,农村学生进入所属市区本科院校学习),各省市设置研究生学校,只招收研究生,而当下的部分名校也只培养研究生,不招收本科生。
: : 2、本科教育设置一些基础学科,比如语、数、物理、机械、电子、计算机、法律等,细分专业进入研究生阶段再学习。
--
FROM 123.112.246.*